【本報訊】本港將於數周內進入流感峯期,今年一月首兩周私家醫生及公立醫院普通科診所,呈報的流行性感冒每周求診比率都較過去三年為高,當中又以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居多。衞生署預計本港即將進入流感高峯期,患病個案將會大幅上升,所以呼籲長者、長期病患等高危族群及早注射預防疫苖。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提醒巿民,在新春期間特別要注意個人衞生,出現感冒症狀應戴上口罩,到出入境關口及逛花巿要特別小心,以減低感染的風險。 記者:張嘉雯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社會醫學顧問醫生曾浩輝昨日稱,該署分析了外地流感季節的資料,相信本港現時使用的疫苗可提供足夠保護。今年截至本月十四日,該署共為有需要人士注射了二十四萬支針流感疫苗,使用疫苗較去年增多兩成一,醫院管理局今年也有八成七醫護人員接受注射,注射率較過往為高。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同意流感高峯期將至,農曆新年是高危期之一,「因為新年好多醫生放假,啲巿民病咗未必會睇醫生,出入境關口同花巿人來人往,亦好容易染到流感。」他提醒巿民保護自己,患有感冒應戴上口罩,懷疑接觸到細菌,應用含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酒精的潔手液洗手。
探訪院舍時忌派食物
他又稱,農曆新年期間探訪長者或弱智人士院舍時,切忌大宴親朋,四處派發食物,以免提高院友感染的風險,若患有感冒或出現發燒症狀,應避免前往。
此外,曾浩輝強調,去年十一月底至今,本港共出現十九宗傷寒個案,其中十四宗的基因指模相同,十二宗在元朗出現,反映可能來自同一源頭,但並非來自同一食肆。
衞生防護中心馬紹強醫生說,元朗的個案與貝類海產、生果、牛奶等無關,「可能係處理食物嘅人係帶菌者,糞便帶有傷寒桿菌,處理食物嘅時候將病傳播開去。」衞生署指出若下月底再沒有新個案,才能確認爆發結束。
近期腸道傳染病趨升
他提醒近期腸道傳染病有上升趨勢,私家醫生、政府門診、安老院舍及幼兒中心監測點發現嘔吐或腹瀉的病例,部份染上諾沃克病毒,由於該病傳染性高,在十二月及一月最為活躍,容易造成大爆發,市民應提高警覺。
衞生署指出去年食物中毒、叢林性斑疹傷寒、退伍軍人病等個案均有上升,其中退伍軍人病有十一宗,是過去十年來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