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近,到館子吃年夜飯是國內人民的時尚,平時不叫飽參肚翅的,到了這一頓,總要叫幾味來慶祝一下。
記者拿了菜單去問一位劉師傅:「你看看這一餐二千八百八十八塊的菜,能賺多少?」
劉師傅瞄了一眼:「用真貨的話,本錢就要前面加一個一字,滑頭一點,至少賺兩千。」
「這話怎麼說,菜單上有蠔皇大鮮鮑、魚翅大煲、清蒸東星斑和芝士焗龍蝦呀!」
「中等飽魚一隻就要四百八了,一桌十人,十隻四千八。這些過年菜用的都是罐頭鮑魚,便宜得很,如果是那種沒有商標的,一隻十幾塊都能買得到。」
「魚翅呢?總沒有罐頭的吧?」
「魚翅上桌,絕對沒有用大字貼着是什麼翅,當然不會是大排翅了。市面上像樣一點的半公斤五百塊,但是那些碎翅、即食翅半公斤只要三十塊,用化學品弄出來的水發翅更便宜,半斤水發翅,賣給你一百五十,你還以為份量十足,吃得笑出來呢。」
「東星斑呢?」
「東星斑愈大愈貴,能吃得過的起碼兩斤以上,要二千八百多一尾,但店裏哪肯做虧本生意?給你一條八両重的,也算是東星斑呀,最多也不過兩百塊。」
劉師傅繼續說:「澳洲龍蝦本來就不貴,用國產龍蝦,一公斤只要兩百,但店裏給你是死的,一百塊不到。」
記者粗略一算,四道主菜,本錢居然六百塊而已,下面的蔬菜和肉類都不值錢,兩百塊就搞掂,一桌菜果然如劉師傅所說,本錢八百。
國內餐廳,舖租、人工都賤,所以就覺得來貨很貴,香港的相反,貨源才買最好的。那頓年夜菜用的都是冰凍貨,連蔬菜也不新鮮。
「但是炒出來看見的還是綠顏色,把發大的菜往蘇打水中一浸,不就是綠油油的嗎?」劉師傅摸着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