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來自有方:日股大跌市影響短暫

財來自有方:日股大跌市影響短暫

上周最令投資者怵目驚心的,莫過於日股連跌三天,整周累跌1113.77點,市值一共蒸發逾3000億美元。日股出現恐慌性拋售,亦成為亞洲股市借勢調整的藉口,拖累韓國、台灣等地股市下挫。相對而言,港股的跌幅已是較輕微。

這次日股急跌的罪魁禍首,就是互聯網公司「活力門」醜聞愈鬧愈大所致。活力門在2000年4月於東京證交所新興企業市場Mothers上市,主要是提供多種互聯網服務,包括顧問、流動網站和軟件研發等。它透過出售更多本身股份籌集資金,大舉收購其他公司,在短短幾年間進行了20次收購,達致年度營業額增加13倍的驚人業績;去年該公司更意圖收購日本富士電視台,引起各界嘩然。
這家佔Mothers股市市值一成的公司,由於涉嫌發放虛假資料,拖累其股價下跌至停板,導致上周二日股大跌逾463點;上周三再有消息指該公司虛報盈利,令其在截至2004年9月的財政年度由錄得虧損的業績變為錄得14億日圓盈利;周四由於東京證交所交易系統不勝負荷而需要提早停止交易,日股跌勢就更急,一度大跌746點,低見15059點,跌幅達4.7%,為2001年9月12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當中以雅虎日本和日本軟庫等科技股的沽壓最大。
投資風險可分為系統性和非系統性風險兩類。系統性風險通常是由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造成,如央行的利率政策、地緣政治等,使整體市場受到影響;非系統性風險則是個別公司獨有的風險,公司股價會受公司經營管理、財務或意外狀況所影響,如公司管治出現問題、新產品開發失敗或捲入訴訟等特殊事件。很明顯,是次日股急跌,是非系統風險,乃活力門的管理層出現道德問題所引致。

道德風險非系統性

更深入地看,非系統風險基本上可分為四類:
1.經營風險──主要指公司經營欠佳而為投資者帶來損失。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宏觀經濟狀況、行業周期、產品競爭力、管理層決策等,都可能導致經營風險。
2.財務風險──指公司因籌措資金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形成財務風險的因素,主要與資本負債比率、資產與負債的期限、債務結構等有關,導致公司面對無力償還債務、經不起利率變動,甚至日後再難以籌措資金的風險。
3.信用風險──指不能按時向證券持有人支付本金或利息,令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性,這主要針對債券投資,而股票則只有在公司破產時才會出現類似情況。造成違約風險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司的財務狀況欠佳,最嚴重的是公司破產。因此,不管是債券還是股票投資,投資者必須對發行債券的信用評級和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進行詳細了解。
4.道德風險──所指的主要是由公司管理層的道德操守衍生的風險。上市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是一種委託關係,由於管理者和股東追求的目標不同,尤其在雙方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管理者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股東利益的損害。就如是次「活力門事件」,管理層虛報資料及造假帳等,都屬道德風險。
要減低非系統性風險,投資者除了可循上述四類風險挑選股票外,更有效的方法,還是通過分散投資來抵銷風險。事關每家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等各有不同,上述風險主要影響單一股票,與市場上其他股票沒有直接關係。

分散投資抵銷風險

就以是次日本股市的情況為例,倘若投資者集中火力投資於活力門的股票上,上周財富便縮減近半,但若然是持有多隻不同地區股票的環球股票基金,明顯地,上周日股下跌的影響便變得輕微,可見分散投資對抵銷非系統性風險的效用。
有趣的是,是次亞洲小股災的形成,是由於這非系統風險,暴露出日本股市的系統性風險(東京證交所處理成交易的上限),加上投資者借勢獲利回吐,導致股市出現恐慌性拋售。
雖然我們說系統性風險是無法規避的,但也要視乎相關風險對環球經濟的影響而定。日本股市的交易系統是該國的個別問題,不會對其他國家做成實質影響,反而近期油價再度逼近70美元一桶的水平,以及利息是否真箇於今年首季見頂等,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莫健歡 常務董事
凱萬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