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近日發生多宗充電式電暖袋爆裂傷人意外,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關注電暖袋品質安全問題,指市面充斥產地不明的廉價電暖袋,質疑是國產劣貨,缺乏安全監管,市民購買供家人使用潛藏危險,如同「家居炸彈」,防不勝防。盧覺強透露自己也是受害者,去年尾其妻購入一個五十元的電暖袋在家中充電時,亦發生爆破幸無傷人。
他解釋電暖袋原理是利用電力將導電化學液體加熱,化學液體隨高溫膨脹,若電暖袋缺乏恒溫裝置、未能自動截斷電源,最後電暖袋可能無法承受強大壓力「谷爆」,導致高溫化學液體濺出傷人,釀成意外。
盧覺強續稱,一般電暖袋需充電八至十分鐘才可使用,部份電暖袋的說明書更聲言可連續使用保暖六至七小時,他補充,符合安全規格的電暖袋除設有恒溫裝置,外層布袋亦應使用堅韌物料,避免電暖袋因膨脹過度爆裂,而包裹電暖袋的布料內層應設有膠物料,用以隔阻熱力,減低高溫燙傷皮膚機會。
設有恒溫裝置較安全
他指出,現時市面有售充電式電暖袋分為兩大類:一、設有恒溫裝置,當加熱至一定溫度會自動截斷電源;二、不設恒溫裝置,當充電完成,電暖袋上燈號會亮着,使用者需自行拔掉電掣,避免電暖袋過熱。
他強調兩者相比,設有恒溫裝置電暖袋較安全。而加熱至攝氏四十度的化學液體可造成燙傷傷勢,加熱至攝氏八十度高溫液體燙傷更可造成燒傷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