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日寒風凜冽,如果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半邊臉部麻痹,不停流出淚水和唾液,照鏡時看到自己面部變形,眼歪嘴斜,可能是患上顏面神經麻痹,即所謂的「面癱」。有專家指出,雖然接受治療後,近九成患者可於兩個月內完全康復,但若延誤診治,患者可能留下永久後遺症,所以建議患者及早求診。 記者:趙燕婷
脊骨神經科醫生兼物理治療師何應輝引述外國研究指出,每五千人就會有一人患上顏面神經麻痹,患者多為十五至四十五歲人士。他解釋,顏面神經是腦幹分支出來的第七對神經線,主要控制面部表情、味覺,以及淚腺與唾液腺的分泌,所以當顏面神經線發炎時,患者會感到半邊面部麻痹,甚至變形,而且出現頰部和耳背疼痛、無法控制流涎、眼睛不能閉合、味覺減退或喪失、說話發音不清和進食困難等病徵。
訓練面肌可加速康復
何應輝又稱,顏面神經發炎成因不明,或與受過濾性病毒感染或受壓有關;而由於該神經線靠近表皮,所以受寒風吹襲也可能引致發炎。此外,糖尿病患者患上面癱的風險也較常人高四倍半,而懷孕則會增加患上此症的風險達三點三倍。患有風濕、多發性神經炎、中耳炎和腦部腫瘤等,又或頭部受傷,也屬高危。
何應輝強調,只要及早接受治療,多數患者可在一至兩個月內完全康復。患者可以接受冷敷、紅外線、超聲波及肌肉電刺激等治療,以減輕痛楚和面部僵硬情況,又或服用消炎和消腫藥物如維他命B和皮質類固醇藥物;並應常做面部肌肉運動如以飲管吸水,以訓練面肌加速康復。
他指出由於患者的眼睛無法緊閉,也不能眨眼,所以患者外出時應佩戴眼鏡或太陽眼鏡,睡覺時應以消毒紗布蓋眼,以免眼睛因受到外物的刺激而發炎。患者的皮膚也會因乾燥而較易受細菌侵襲,故患者應塗抹面霜來保持皮膚濕潤。患者必須以頭巾保護面部,以免因風吹而加重病情;而在寒風凜冽的日子,健康人士也應戴上頸巾來預防患上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