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下又灼傷人 電暖袋爆不停

寒流下又灼傷人 電暖袋爆不停

【本報訊】近日寒流襲港,市面出售的廉價充電式電暖袋成為市民禦寒恩物,沙田新田圍邨一家護老中心的六十歲中風男院友,昨午將一個電暖袋充電約十分鐘後,電暖袋「谷爆」迸射出高溫黑色化學液體,男院友左臀部燙傷送院。機電專家指產地不明電暖袋安全成疑,如同家居炸彈。 記者:文兆麟 林榮海 鄧偉明

這是過去三個月內已知的第三宗涉及電暖袋充電時爆裂事故,其中一名姓吳女子去年十一月亦遇上同類意外,她使用一個購自黃大仙流動攤檔的電暖袋時,電暖袋突然爆裂,她被高溫化學液體燙傷,傷勢達二級燒傷程度,雙腳留下疤痕。

議員轟機電署把關不力

連串事故所涉電暖袋都是廉價及產地不明,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李華明,狠批肩負監管電器產品安全的機電工程署把關不力,令缺乏安全監控劣質電器如同「冇王管」般流入市面,對市民安全構成威脅。
消費者委員會副總幹事劉燕卿指該會暫未進行電暖袋安全測試,但電暖袋充電後可以連續使用數小時,深受市民歡迎,部份愛貓人士更買來替貓兒禦寒保暖,呼籲市民勿貪平購買產地不明電暖袋。
昨日受傷男子姓關(六十歲),前年起住進沙田新田圍邨商場四樓一家護老中心,關妻指丈夫左臀至大腿留下長達十吋燙傷傷痕,幸敷治後無大礙。關妻透露,出事電暖袋前年十二月購於黃大仙龍翔中心一家商店,售價六十元,她稱該電暖袋充電後不會自動截斷電源,若完成充電程序電暖袋上紅燈會亮着示意,家人需自行拔掉電源。
消息稱,姓關男事主早年曾經中風,自此行動不便需由家人照顧,近年事主身體轉壞,家人將他送進護老中心方便照顧。關妻稱,出事電暖袋前年使用時未有不妥,未料昨日竟發生意外。

充電時谷爆濺黑色液體

天文台昨日發出寒冷天氣警告,昨中午十二時許,關將電暖袋插上電源充電並放於床頭,自己則坐在床上,約十分鐘後,電暖袋左下方突然爆裂,內裏黑色高溫化學液體迸射濺出,事主掩面遮擋但左臀及左大腿卻遭液體濺中燙傷大叫呼救,中心職員通知關妻後召救護車將事主送院治療。
現場所見,肇事電暖袋呈長方形、長八吋、闊六吋,關妻並指當初購買時未留意電暖袋產地,自己及親友亦購買多部使用,昨日事故後會即時回家丟棄,以免再生意外。
據知這些廉價電暖袋於深水埗及旺角有售,昨晚本報記者在旺角通菜街及登打士街街頭一個流動攤檔,發現商販繼續售賣電暖袋,每個電暖袋僅售二十八元,比一般正貨的百多元平數倍,商販更標榜買兩個可享五十元特價。商販續稱近日天氣寒冷刺激銷情,不少市民都購買回家禦寒。

售不合格電器可囚一年

機電工程署近年曾發現市面出售不合規格電暖袋,部份電暖袋不能自行截斷電源,或充電中突然爆裂濺出液體傷人,去年署方曾進行二十五宗檢控,本月十二日署方亦公布一批由「佑威(香港)有限公司」於前年十二月至去年二月生產的電暖袋,因加熱時過熱及破裂需要回收。
機電署發言人指署方透過不定期巡查及市民投訴跟進電暖袋安全問題,並根據《電器產品(安全)規例》執法,商販及供應商不可出售不合本港安全規格電器產品,違者最高罰款十萬元及入獄一年。

男子在老人院將電暖袋充電時,電暖袋爆裂,燙傷左臀及左大腿,送院救治。

本報昨日報道吳小姐去年十一月被電暖袋溶液灼傷,目前傷口仍未痊癒。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