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年貨市場混含菌走私貨

粵年貨市場混含菌走私貨

內地年貨市場充斥偽劣食品,連部份包裝精美的進口食品也被發現對人體有害。廣東檢驗檢疫局在走私進口的食品中經常驗出沙門氏菌、殘留農藥、獸藥及重金屬等超標。市面還發現有奸商將過期食品重新包裝出售,或在生產日期上做手腳,汕頭市日前就發現一批由泰國進口的飲品,生產日期竟是○七年十一月。

泰飲料生產期07年

汕頭檢驗檢疫局日前檢查一批報稱由泰國進口的四百箱飲料時,發現該批飲料標籤的生產日期是○七年十一月三日,差不多「早產」了兩年。收貨方辯稱是生產商將生產日期標錯,要求先提貨後,塗改生產日期再投放市場,但被當局拒絕並將該批貨品退運出境。
據稱,食品在進口時都必須經過檢驗檢測機關的檢測,合格方可進口及推出市面銷售,但廣東市面發現問題的進口食品多是經走私等非法途徑入口,部份未經檢測的進口食品連國產貨都不如。

合格入口有中文標籤

另外,食品市場上亦發現內地生產的劣質食品,被貼上「洋標籤」後,假冒進口貨流入市場,因此市場上的進口食品極度混亂,令人真假莫辨。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人員表示,根據規定,進口食品必須貼有合格的中文標籤,沒有標籤的均為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另外,消費者買年貨莫貪平,盡量到大商場購買,品質較有保證,到地攤和小店買年貨就要格外小心。
廣東《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