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迷惑,迷惑於眼前看到的孟買貧和富的差距。想得到的髒亂,和想不到的夜總會。坐在郵輪上,看着陽光下漸漸後退的孟買,如海市蜃樓帶點虛假。迎着和暖的風,海平線盡頭是波浪翻滾。我想,印度的貧窮是放在路邊,而香港呢?都躲進了深水裏,油麻地漆黑的唐樓內?我老提醒自己不要用施捨的角度去看別人,愈是提醒愈是糾纏!
6萬6和250
金箔炸薯丸很可憐,明明是炸薯丸,偏偏要蓋上一層金箔,成了庸姿俗粉。想吃薯丸,又怕那層金箔;想偷一粒回自己房間,看看金箔是不是999純金,又怕弄髒衣服。麗星郵輪天秤星號上的晚餐當然好吃,飽得撐不下了,甜品上桌還是狼吞虎嚥,這個阿拉伯海上七天六夜之旅,要港幣九千四,不吃他個三下五除二,豈不蝕老本?
並非超級豪華郵輪,卻也絕對不賴。餐廳、游泳池、桑拿浴室、卡拉OK、舞池全都有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踏上郵輪便看到甲板上,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孩在你追我趕,純潔的笑容令我莫名其妙開心起來。跟那兩個敲車窗討錢的小孩,是生活於同一天空下,兩個極端的世界。
衣着打扮只是外表,精靈和空虛的眼神,才是貧富的明顯對照。向導遊詢問印度人要參加這個旅程是不是較我們便宜?答是要66,800盧比,過萬港元,不是更貴嗎?我相信印度的超級大富豪還可以更豪,但這個價錢已是下文我訪問的那個家庭二十年都賺不到的數目。貧富懸殊?有啥稀奇,很多在路上跑的名貴汽車,比我辛苦供了十年還有另一個十年等着我的、四塊半大小的所謂家貴多了。我想得太多了,享受眼前的歡樂吧。我忽然想吃幾顆金箔炸薯丸。跑到枱前發現早已被人一掃而空,我悻悻然對大海說:庸姿俗粉,就是多人爭!
桃源與布景
蔚藍的天,燦爛陽光,水清沙幼,這裏不是夏威夷,而是離印度孟買一天船程,位於阿拉伯海中的Lakehadweep群島,其中一個由珊瑚礁組成的Kadmat島,漂亮得沒話說。導遊以令我疑惑、大家都是英國人調教出來卻截然不同的英語,說這個島是受保護,只作有限度的開放。我吃了一驚,窺視四周,看看有沒有像我國那些整天就專以跟人為業的密探專家,在等待我犯揭露國家機密罪。畢竟中國和印度,同是四大文明古國。半小時後,享受過美妙的海風,才大概明白這種限度,是「對內」的,不是「對外」的,這是個為遊客而設的布景。
像Kadmat的沙灘,只該在馬爾代夫出現。事實上,很多東西在陽光照耀下,散發出油漆未乾的氣味。
那些在島上穿梭來回的「督督」,由南到北,海灘到島上唯一的村落,單程每位50盧比,車身座位看不到半點破爛。那群老是在我們身邊打轉的小孩,好奇的眼神也告訴我們,這是開放不久的旅遊勝地。
海灘在孟買時已經見識過了,印度的海灘好像不是給人游泳,而是市集和閒逛的場所。這裏是旅遊地點,自是有點不同,在海上暢泳的人不算少,卻依然看不到穿比堅尼的年輕女士。不怕看到各種醜態畢露的男士肉體,閉目游泳還真爽。要玩水上活動的,也可坐快艇和香蕉船。但我卻另有任務。
貧窮對開心
遊客總想了解旅遊地方的「民生」,對於在海邊擺賣貝殼,衣着整齊乾淨的島上漁夫,頗感到懷疑。無法相信印度人民有這樣打扮,有如此閒適的生活。更別說那群在我們甫登岸便大跳傳統戰舞的表演者,早認定是舞蹈藝員。對導遊說要拜訪當地的家庭,很快便被安排到一個據說很能代表當地窮人生活的家庭採訪,雖然有點像看樓盤,也得佩服和感謝有關機構。
坐上督督車,司機Abdullakaya立即播放印度音樂。RaviShankar?誰?NusratFatehAliKhan?不是印度人!哦,那會是甚麼音樂?原來是百分百印度Techno,像是Buddha-Bar系列?更勁,也就更吵耳。好不容易轟轟轟,一路炸到Abdul-Jabbar的家門外。
一個瘦削的男子,有着NBA籃球名宿,曾經跟李小龍在《死亡遊戲》內,硬手硬腳地對打的天勾渣巴同一的名字。
一家五口每月只有250盧比,即港幣$43收入。以木板和草蓆建成的棚屋,有客廳、睡房和廚房,破舊的房屋內堆滿各式物品,所謂睡床是鋪在沙地上的草蓆。
夠貧窮了吧?卻總覺得欠了點甚麼?悽慘?渣巴的孩子沒要求金錢,只是笑。窮不一定要可憐兮兮吧?謊話!窮不可憐兮兮,難道富貴才可憐兮兮?窮得開心是富人想出來,讓良心好過點的廢話。嗯!一定有陰謀!
121Vs140
眼前這位身體壯健的婆婆Sakena真是121歲了?據說有11個子女,我卻沒有看到。翻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現存世上最老的女性是生活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ElizabethBolden,110歲。世界如此大,人口如此多,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健力士紀錄未必就是《聖經》。但真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121歲原來還未夠班,住在附近的Farkee婆婆才是驚人,村民都說她已140歲,不只見證了甘地的獨立運動,大概也是印度殖民歷史的活記憶了。
看她耳上的金耳環,Farkee婆婆應不是Abdul-Jabbar那個階級,算是中產階級吧?
印度是全球電影製作數量之冠,荷李活要靠邊站。眼前是一場戲?是一部對遊客播映的喜劇?還是鄉間的傳說,不必計較真假?翻過了的旅遊指南,帶領我們享受旅遊之樂。在印度,我看到想看的,也看到不想看的;看到想像中的,也看到在想像以外的事物,填滿了我的慾望和好奇,該心滿意足,拿起相機,定格這一秒!
古代聖賢皆單純,不會想到人皆有的惻忍之心,也是旅遊的賣點。蘇珊桑塔(SusanSontag)的《旁觀他人之痛苦》說的是人們喜歡看戰爭的電影和照片。到自以為比自己居住地落後的地方旅行,是否屬於她論述的範圍?寫就這篇充滿犬儒臭味的遊記,只想休息,上床睡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