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目標是革新被詬病為填鴨教育的制度,本應受師生歡迎,但現在弄得學界怨氣沖天,只因當局推行改革步伐太急速,浪接浪的校本評核、語文基準試及系統評估等,令老師疲於奔命,好老師尤其受苦。
為考基準試苦不堪言
教統局近年推出的教改項目繁多,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趙榮德指出可綜合為兩類,一類是銳意減輕學生考試壓力,如校本評核是以學生平日表現,代替以一、兩次考試來評定其能力。另一類是令教學標準化,如推行英語及普通話教師的語文基準試,及測試不同年級學生能力,評定學校表現的系統評估。
趙榮德說教改本意不俗,但推行速度過急,如校本評核變相是令學生每天在考試,教師需準備更多測驗提高學生平日表現;至於基準試亦令教師苦不堪言。○三年出籠的基準試,要求中、小學所有英文科及普通話科老師,需進修或在今年中前參與考試並達標,否則不能再任教英文及普通話科。
測試小三、小六及中三學生能力的系統評估試,最叫校長頭痛,趙榮德說,因擔心「學生能力達唔到標,隨時會被殺校。」他說校長因而迫教師進行更多補課等,提高學生水平,「校長唔敢叫渣嘅老師做,怕令到學生成績差咗,拉低學校水平;咪又係做死啲有心有能力嘅好老師。」另外,「三三四」新高中學制將在○九年實行,屆時不少學科重整,教師飯碗面臨另一次考驗。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