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不平凡經歷的作家特別有說服力,這個年代讀者不只看雕琢的文章,而是想找一個傳奇的人看他們傳奇的遭遇怎樣化成傳奇的故事。
早前介紹過PauloCoelho,他少年時代三次不幸出入精神病院,中年受政治迫害,後來又研究鍊金術,讀者很希望知道像他的人有怎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最近被Oprah書會炒得很火的一本ElieWiesel的自傳《Night》,作者是羅馬尼亞的猶太人,十六歲被抓入Auschwitz集中營,看着自己父親死去無能為力,二次大戰後被救出,之後在法國巴黎的孤兒院生活。1954年決定打破自己的心理枷鎖,寫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誰知又遇上車禍,康復後他決定向世界呼籲,希望能興建一間Holocaust博物館,令世人不忘記那可怕的人類歷史,從而得到教誨和啟示。
跟ElieWiesel有同樣的疑問,為甚麼上帝能容許如此可怕的事情發生呢?某些人的自由意志促使壞事發生,那麼其他人有沒有自由意志去阻止或停止呢?
袖手旁觀,見死不救,肯定是一種罪。
有說在Holocaust死了六百萬猶太人,如果包括其他被納粹軍殘殺的民族,有說可能總數達二千六百萬,到底由第一個受害人到第二千六百萬個中間的時間人們有甚麼心態?當時上帝又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