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拆中國業務 再獨立利嘉閣<br>中原大計鋪路上市

先拆中國業務 再獨立利嘉閣
中原大計鋪路上市

本港兩大地產代理行之一的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5年前收購利嘉閣成為主要大股東後,多年來一直為壯大集團業務而籌謀。儘管向來奉行道家「無為而治」,放手管理層處理日常生意,但為迎接未來發展,施永青正滿肚密圈。

集資5000萬拍檔首肯

第一擊就是本季內向股東集資5000萬元,成立一家全國性公司管轄中原中國屬下20多個城市分行業務,為日後上市鋪路。同時,計劃將利嘉閣脫離中原地產「母體」,注入中原集團,藉此解決業務重叠難題,讓兩者公平競爭,以便展開利嘉閣上市計劃。
內地向來是施永青着意拓展的市場,他直言中原中國業績持續向好,尤其過去數月,本港樓市低沉、分行蝕錢,但內地部份分行錄得盈利,業績反而比香港理想。上月,中原地產生意額6000萬至7000萬;中原中國則錄逾9000萬元,去年生意收益9.06億元,較04年的6.7億增長35.2%,升幅遠高於香港住宅部的7.5%(15.01億元)。
數年前,施永青已萌分拆中國業務上市念頭,只因「包拗頸」的拍檔(持股45%)王文彥不首肯而未成事。透過向股東集資成立全國性獨立公司,既可建立中原在內地的品牌效應,日後增設分行可統一申請辦理,較現時每個省市自行獨立申請方便;而且新公司可將賺錢與蝕本的分行生意額一併計算,在稅務上更加有利。據知,集資計劃已初步獲王文彥同意。
01年施永青入主後,04年利嘉閣高調定下3年內上市大計。不過,按上市條例,若公司與控股股東業務相同及存在競爭,上市申請會遇到阻力。現時中原地產持有利嘉閣91%股權,兩者又從事相同的代理業務,要順利上市,設法將利嘉閣脫離中原地產是唯一出路。

解決業務重叠困局

施永青表示,分拆利嘉閣計劃會在第二季向董事局提出,假若順利通過,解開母公司與子公司業務重叠困局,兩者有共同股東,卻無從屬關係,中原地產和利嘉閣將平分秋色,在中原集團下獨立競爭。
利嘉閣03年起由虧轉盈,並連續3年錄得盈利,去年估計賺2000萬元,加上03及04年盈利分別達2000萬及6000萬元,已符合上市資格(最近1年至少盈利2000萬元、前2年合共逾3000萬元)。不過,施永青坦言「水到渠成就做,否則拉牛上樹都冇用」,強調沒有具體時間表,「想整頓好才上市」。
他又指去年代理業過度擴張,預期今年樓市發展平穩,所以不會盲目擴張,胡亂開分行。 記者:湯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