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玩派:彩龍南獅舞起來

大玩派:彩龍南獅舞起來

提起新年,除了想起𢭃利是外,還想起舞龍舞獅,今日一班舞獅初哥,施展渾身解數,打破以男士為主的傳統,舞動彩龍及南獅,預祝各位狗年龍馬精神。

記者:小肥鵝 攝影:泉勇哥哥、小星星
鳴謝:香港東區婦女福利會黎桂添幼兒園、龍形派王國祥師傅、青衣城

南北醒獅

獅分南獅和北獅,今次示範的便是南獅,獅身以布疋製成,舞動時着重馬步。而北獅的獅身會披金紅色毛,造型酷似真獅,較多翻躍動作。

採青六大步

醒獅往往會「採青」,採青是指獅頭將生菜「食落肚」,再噴出生菜碎,寓意生財。採青分參拜、起獅、庄獅、拋獅、洗腳及採青六個基本步。

玩具扮生菜!?

醒獅起源

傳說唐玄宗曾做夢,夢見子民在慶典日舞動獅子表演助興,舞動時感到精神爽利,故玄宗命大臣,以仿製的獅子表演,並名為「醒獅」,其後傳至民間,開始醒獅的習俗。

舞龍來源

舞龍有二千多年歷史,當時的人認為龍具翻雲覆雨之能力,每逢天旱便舞龍祈雨,後變成民間習俗。

引龍

帶頭者需揮動引龍珠引領彩龍,一揮動引龍珠代表正式開始。

團結合一

這條金龍長約10餘米,由10人操控,要金龍飛舞,一定要整齊和有極佳的合作性。

打鼓

鼓作指揮之用,帶動獅子按節奏演出,更可營造緊張的氣氛。

你睇我幾威!

哎呀!
甩手㖭!

初哥試玩

仲文
舉獅頭?小兒科啦!

恒迪
快張開口讓我看看你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