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社會發展不公平的弊病日漸湧現:既有人一夜暴富,但更多的下崗工人、農民、失業者等低下階層,無權無勢、生活無着落、有冤無路訴,最後鋌而走險,由「弱」轉「黑」,加入黑社會,令內地黑幫不斷壯大,愈發猖獗。內地官方《瞭望》周刊警告:中國已進入黑社會犯罪高發期! 《瞭望》/本報記者
新華社旗下《瞭望》周刊最近的調查發現,在黑惡勢力發展的各個階段,都存在弱勢社群由「弱」轉「黑」的現象。內地社會學家指出,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化與財富分配的不合理化,帶來了城鄉差別、失業、收入分配差距等問題,弱勢社群愈來愈多,矛盾日漸激化,同時又缺乏社會援助及關注,客觀上為黑惡勢力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空間。
弱勢社群 黑幫主流
黑社會問題專家、南京大學教授蔡少卿曾估計,內地黑社會成員至少有一百萬人。河北省早前拘捕林潤良黑社會集團二十多名涉案疑犯中,近一半為無業人員,還有下崗工人、農民等,大多來自社會的低下層。而在吉林省展文波黑幫案中,被檢察機關起訴的十九名疑犯,無業者、農民、司機等佔了三分二。資料顯示,無業或勞教釋放等人員是當前內地黑社會集團的中堅分子。
法學專家何秉松稱,社會最底層群體的共同特點是:離財富及權力最遠,貧困、收入低、社會地位低,缺乏謀生技能。因此,他們一般悲觀消沉、憤世嫉俗,對現實強烈不滿。由於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排斥,犯罪便成為他們對社會不公的病態矯正方式。
四大特徵 激化問題
據稱,當下內地黑社會有四大特徵。其一,黑社會多活躍於市場、礦山等資源集中、管理不善的地方。在一些礦產資源集中的地區,官員違法亂發開採證,令礦井之間矛盾叢生,既製造了衝突,又使政府喪失權威,礦主只好找黑社會「擺平」矛盾。
其次,現在內地的歌舞廳、洗浴中心、按摩中心遍布大街小巷,其中黃賭毒等「地下黑色經濟」需要黑惡勢力保護,令黑社會有了經濟來源,得到進一步發展。第三,在現行的官員用人制度下,形成「紅色黑社會」。被稱為「地下組織部長」遼寧黑幫頭目張宏東,有能力讓一個區級小官獲得提拔。此外,當局打擊犯罪不力,亦是黑社會坐大的主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