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6年,如果各藍籌股份表現一般的話,相信中資類窩輪將繼續獨領風騷。在2006年有3大因素,可能繼續影響中資股的表現:
第一,人民幣預期將在今年繼續升值。根據彭博數據顯示,自從去年7月21日中國政府宣布將人民幣升值2%,由1美元兌8.276元人民幣升至8.11元人民幣;人民幣並且由過往與美元掛鈎,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組合,結束了長達10年的固定滙價機制。截至今年1月9日,人民幣再次升至歷史新高1美元兌8.064元人民幣,顯示市場預期人民幣會在今年繼續升值。在升值憧憬情況下,預期中資股(尤其是金融及保險類)會受惠。
第二,國內A股市場止跌回升。國內股票市場在2005年經歷股權分置改革後,從2005年10月底起,國內A股市場有復甦的迹象,上海A股指數由10月底的1121點升至2006年1月9日的新高1279點,上升約14%。2006年1月4日收市後,商務部、證監會、稅務總局、工商總局、國家外滙局聯合發布了《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目的是繼續吸引外資投資國內A股。在有關消息的刺激下,上海A股指數升至去年9月以來的新高,相信國內A股市場的復甦,有助帶動H股在2006年的表現。
大銀行陸續來港上市
第三,多間大型國內銀行,如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及工商銀行打算今年在香港上市,預期將有助帶引資金流入相關中資類股份,如建設銀行(939)或交通銀行(3328)。以2006年1月10日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銀行已經順利通過內地部門的上市審批,市場相信中國銀行能於3月底前在港掛牌。
上周資金持續流入國企股,有個別國企股更率先反彈。在國際油價持續上升之下,國企股中的石油類,如中石油(857),短期內料將繼續受到追捧,該股股價上周五收報7.50元,上升0.67%。短期技術走勢方面,中石油最近一直穩守高位,盡顯強勢,惟股價未能再創新高,短線調整的機會仍存在。10日線已上移至6.9元,只要繼續穩守其上,升勢料可持續,投資者可留意長期輕微價內認購證,例如2200。2200行使價6.88元,今年7月尾到期,5.2倍實際槓桿,引伸波幅約30.7%。
李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高級副總裁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李錦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