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手癢,用「趣料系列」筆觸,寫寫恒生銀行(011)。
恒生在恒指成份股市值中,排名第5,近2000億元,次於滙控(005)、中移動(941)、和黃(013)與中海油(883)。
■在重磅股中,恒生是最大的悶蛋股,波幅較公用股更悶蛋。05年1至12月,最高價108.50元,最低價99.80元(昨日103.40元)。算你買得最低賣得最高,或者買得最高賣得最低,盈虧亦不足10%。炒概念股,炒股仔,半晝已有恒生1年盈虧結果。
滙控(005)亦是悶蛋股,去年波幅12%,大過恒生不多。但滙控有C輪有P輪,可以飛沙走石,將盈虧「放大」十倍八倍。恒生窩輪只有3隻,少成交,衍生工具市場似有還無。
■去年5月24日「趣料系列」寫過EarningsPerStaff(每名員工為公司賺取多少利潤),會德豐地產(049)04年賺10.54億元,員工92,每人為公司賺取1146萬元,全港第1。
「員工盈利能力」高強
在金融類上市公司中,恒生排頭位,04年純利113.95億元,員工7527,每名員工為恒生賺取利潤近152萬元。母公司滙控,每名員工為滙控賺取之數是37.8萬元。
恒生「員工盈利能力」高強,有好有壞。好的是銀行非常有效率,值得大讚。壞的是其他有冗員的銀行,可以藉減少員工令盈利增長多1項因素,恒生則沒有這項利好因素。
■恒生於1933年創辦,初名「恒生銀號」,以找換店形式經營,位於上環永樂街70號,首年盈利1萬零4百元。
假設購買力按每年增長10%計算,72年前的萬餘元,相等於今日約1060萬元;假設以增長15%計算,當年的萬餘元相等於今日的3.4億元。恒生當年的規模,其實也不算小。
■今日,恒生董事會的執董中,沒有1位是姓何、姓林當年創辦人的後人。銀行董事長(即主席)是邵銘高,副董事長兼CEO是柯清輝。柯清輝常在電視螢幕露面,玉照常見於報端,不用多作介紹。認識柯清輝的股民多過認識邵銘高。
邵銘高現年49歲,1978年加入滙豐銀行,是滙控派往恒生的,英文名是MichaelSmith,或MRPSmith。MichaelSmith取中文名邵銘高,100%中文feel,譯得好,譯得妙。
●恒生是大悶蛋股票。若然閣下只有5萬元在手,不要買恒生。若然閣下有5億元在手,盡買恒生無妨,年收股息5厘,即2500萬元,腳仔搖搖過日子,不必像散戶2.50元買入股票後,phonein找財經演員求救,問現在跌到2.45元,該怎麼辦?應否止蝕?當然更不必像一些炒輪客,一邊金睛火眼望着報價機,一邊猛搽白花油。
何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