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恩物 聽覺殺手

潮人恩物 聽覺殺手

近年MP3、iPod成為年輕人恩物,一人一部成為潮流指標,昨晨一名少女於尖東街頭,疑過馬路時聽MP3音樂歌曲遇車禍重傷命危,意外事件喚起關注,香港汽車工業學會副會長李耀培稱,本港暫無研究調查行人聽MP3與構成交通意外關係,但他指用MP3、iPod或具備播放音樂功能手機聽音樂,的確會令人分神、分心,是引致交通意外危險因素。

法國立法限制播放音量

美國一名社會心理學家上月指出,愈來愈多大中學生及年輕上班族,喜歡在路途上聽音樂及聽歌,MP3及外形精緻的iPod都是必然首選,這些「潮人」幾乎是一出家門便戴上耳機,進入自己的音樂國度,造成這個現象除因為數碼電子產品科技發達,下載音樂方便快捷,更反映現今是個追求個性化的年代。
不過,近年多個外國研究都指長時間佩戴MP3聽音樂對聽覺構成嚴重傷害,成為聽覺殺手,主因正是當事人喜歡調高音量。英國皇家聾人學院早前發現,當地四成年齡介乎十八至二十四歲年輕人,每日至少聽MP3一小時,其中逾四成人承認將音量調校至接近飛機起飛構成噪音的一百一十分貝。其實八十分貝的噪音已能損害人類聽覺,若持續數月或數年、以過大聲浪聽MP3,當事人聽覺可能永久受損。
現時只有法國立法規管包括MP3等播放機音量不可超越一百分貝,本港暫無相關法例。過去二十年,Walkman、Discman相繼興起,但美國西北大學一名教授指,上述隨身聽設施對人類聽力的禍害遠不及MP3,因為MP3或iPod的耳筒未必配合所有人耳孔形狀,因此聽者為遮蓋雜音,惟有不斷調高音量,形成惡性循環。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