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嗎?一早話明個市會大上大落,姑勿論甚麼因素驅使,瞧瞧近幾日亞洲大部份股市之波幅,是否驚心動魄?其實何止股市,有留意白金、黃金和白銀等貴金屬之升跌否?油價飆升、美國10年期聯邦債券孳息急挫,不也是令君心跳加速嗎?沒太多人注意或被傳媒報道的商品期貨不也在靜靜地起革命乎?只有滙市似較為淡靜,美元兌各主要貨幣僅局限在窄幅上落,是吸引力不夠(無波幅、又無消息刺激),或是投資者無所適從(看好看淡專家形成均勢),抑或是見個勢唔對路(欲跌還休,或事有蹺蹊)不敢冒進?
美元跌勢喘定,近日更見支持,主要原因,是根據財政部資料,美國11月份外資淨流入錄得891億(美元.下同),數字雖比10月的1042億稍遜,但卻足以填補因貿赤流失的美元缺口(11月份貿赤為642億)有突,故美元呈強,實有其道理。
另一方面,11月份淨流入美國的資金中,大部份投向債券市場,垂青聯邦債券之金額錄得546億的紀錄,是過去12個月平均267億的一倍有多,是否解開了為何美國長債孳息不升反降之「謎團」?此外,購買商債的金額亦錄得350億,約30億高於去年每月的平均數,反映投資者對美企業穩健程度投予信心一票。
據可靠消息透露,購入美元資產的大買家,乃是一眾油佬,他們通常會通過倫敦金融機構為其操作,故市場中只知道有英國銀行大手買美債券,卻不知誰個才是幕後「黑手」。然而為何「油元」(petrodollar)會選擇美國債券?一字咁淺,皆因息差關係也。有分析員指美息率見頂,反而歐洲繼續加息,甚或日本通縮消失,資金或會移情別戀。話雖如此,你估美國政府班智囊是膿包乎?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