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昇錢談:中美股市今年追落後

恆昇錢談:中美股市今年追落後

聖經有云:「在後的將要追前,在前的將要落後」。同樣道理亦適用於金融市場──去年的贏家,今年往往會淪為輸家;某些表現最落後的資產類別,卻往往可成為下一年的表表者。2006年又會否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我們有需要回顧2005年。全球股市以美元計錄得10%的總回報。新興市場表現最出色,平均回報達34.5%。

發達國家中,日本以25.6%的回報率居於首位,遠超其他亞洲國家的23.2%,至於歐洲大陸則有11.0%的回報。
在眾多發展成熟的經濟中,表現相對遜色為英國,回報只有9.1%,而真正的輸家是美國,只有4.9%的回報。新興市場方面,資源豐富的東歐、亞洲和拉丁美洲股市均表現良好,表表者有快將加入歐盟的土耳其,亞洲市場的表現相對其他新興市場落後,只有15.9%的回報增長,原因是中國股市力策不前。

流動資金是明燈

展望2006年,相反理論投資者可根據流動資金的狀況,考慮將投資由表現良好的市場轉移至表現較落後的市場。量度流動資金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審視通脹因素調整後的廣義貨幣增長和工業生產增長之間的關係。該理論指出,當實質貨幣增長較生產迅速,將有「額外流動資金」可供投資於金融市場。
目前的情況是:英國和歐元區有大量和持續增長的額外流動資金。日本在2005年大部份時間均見充裕的流動資金,卻在近數月蒸發掉。這意味着審慎的投資者或已鎖定部份去年在日本股市賺取的利潤。反觀美國和中國流動資金狀況則於近日轉好。在2005年大部份時間,這兩個國家經通脹因素調整後的貨幣供應增長並不足以支持工業生產增長,但近期兩國開始有「額外流動資金」產生。
除流動資金分析法外,美國和中國的投資形勢將會如何?
先說美國,第一個爭論基本上是防守性的:近期環球流動資金情況一直惡化,意味着流入較高風險資產的投機性熱錢或會在未來幾個月枯竭,而當較高風險資產容易受到衝擊時,美股傾向會有相對較佳的表現。

美元弱利美經濟

甦的美元(兌歐元和日圓升15%,兌英鎊升11.4%),在2006年會再次走弱。首先,美國聯儲局在近數周已明確表示,今次的貨幣緊縮周期即將見頂;第二、美國公司因稅務優惠而調回的海外利潤快將結束;最後,近年美元加權價值和金價之間存在着互為影響關係,而最近兩者間已出現巨大的差距,顯示美元容易受到衝擊。
另一邊廂,多項原因令中國市場的情況看來同樣吸引。中國經濟無疑已進入結構增長模式。該國正成為世界工廠,其崛起類似十九世紀的英國,不僅國民獲益成為贏家,能夠適應這個新世界的外國人,也可成為贏家。例如美國沃爾瑪(WalMart)進口的中國產品,已超越英國單一個國家,凸顯中美貿易聯繫之緊密。

2理由買中資股

現時中國是原料、先進西方產品和服務的大額消費客戶,同時卻生產大量低成本製品。作為消費者,中國正助長原料價格的漲升;作為生產者,中國正遏抑基本製品的價格。未來幾年,中國在價值鏈的地位將會提升,並在增值領域中成為擁有懾人實力的競爭對手。這情況從鋼鐵和汽車市場中便可以清楚地顯示出來,而下一個經濟環節可能是半導體。
投資者為何要考慮在現時買入中資股?首個理由是,價格合理的中資股相對資本回報較為便宜。其次但同樣重要的理由是,多年來在資金調配方面,為人詬病的銀行體系出現改革的迹象。
銀行體系的改革,包括財務重整及開始有西方銀行入股已作上市安排的中資銀行。這過程將可令資金更有效地調配,對於欲賺取可觀回報的外國股東而言,這是必要的條件。西方影響對中國轉化為方便股東投資的經濟,起着關鍵性的作用。若外國銀行的入股只具象徵意義,中國作為金融市場的表現,或會繼續處於下風。相反,如果資金的流入配合西方信貸分析和風險管理專才,將可締造一個有利和潛力龐大的經濟循環。
JohnJay 恆昇國際業務發展董事

過往表現未必可作為日後業績的準則。此乃基金經理在編寫本文時之意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