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部新聞發言人武和平昨天透露,內地擾亂公共秩序犯罪的案件持續上升,這類案件去年有八萬七千宗,較上年上升百分之六點六,其中妨害公務、聚眾擾亂社會治安以及尋釁滋事等案件的升幅都在一成以上。這類案件多數與收地糾紛、民眾集體請願抗爭等事件有關,並已令投資者擔心廣東的投資環境。
前年7.4萬宗
武和平昨日沒有透露有多少人因擾亂公共秩序案而被拘捕。公安部長周永康去年曾表示,內地二○○四年發生的群體事件(即集體請願抗爭事件)有七萬四千宗,較二○○三年的五萬八千宗大幅上升兩成八。而去年較重大的群體事件有河北定州農民遭發展商僱兇襲擊、廣東汕尾東洲的農民因抗議收地建電廠遭武警開槍鎮壓、浙江東陽市農民抗議環境污染事件等。上周末,廣東中山三角鎮又發生大規模的警民衝突,導致一名少女死亡。
另一方面,廣東連串收地糾紛和抗議事件,已開始令外來投資者憂心。美國《華爾街日報》引述一位在廣東的台灣電腦廠商說,雖然還沒有感到民眾示威和社會騷亂給他的工廠帶來衝擊,但他擔心有這種可能,「如果存在社會秩序的問題,就會影響我們的投資。」美國智囊機構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員丹尼爾.艾肯森認為,抗議事件是由於政府的政策讓貧富懸殊,讓部份人感到絕望。
路透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