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球禽流感疫潮籠罩下,禽流鳥終於殺到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大埔錦山村撿獲一隻病死的鵲鴝(粵音雀渠),連串測試後證實是感染了高致命病毒H5N1,為香港爆發禽流感響起警號。目前是候鳥訪港高峯期,有五萬多隻水禽在港棲息,政府專家表示禽流感風險已經上升,香港人必須時刻提防感染。 記者:蔡元貴 李偉民
這是自去年一月十日當局在落馬洲撿獲一隻死於禽流感的池鷺後,一年來首次發現有鳥類感染H5N1。漁護署署理助理署長薛漢宗說,本月十日接獲村民通知,在大埔錦山村一條馬路邊發現一隻已死去、俗稱豬屎喳的鵲鴝,漁護署派人撿走屍體,經多項測試後證實對H5N1病毒呈陽性反應。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栢賢表示,本港發現有雀鳥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爆發禽流感風險因而上升,必須加強監察雞場、候鳥及街市,尤其臨近春節農場飼養較多雞隻應市,加上踏入一月是感染流感高峯期,市民要「更加認真」預防禽流感,避免接觸死鳥及家禽,外遊應帶備口罩及消毒洗手液。
「風險係不斷增加」
梁栢賢接受查詢時坦言,現時本港仍處於戒備級別,但「𠵱家風險係不斷增加,我哋會評估形勢」,並會分析該雀鳥所帶的H5N1病毒與東南亞的禽流感病毒是否相似。中心昨日收到漁護署通知後,即時追查執死雀及化驗等五名人員,五人處理死雀時均有穿上保護衣,未有出現禽流感病徵。
防護中心上周曾到廣東省及北京,與衞生部和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開會,雙方同意在春節期間加強聯繫,若有特別情況,即使內地正在放春節假,也即時通報及交流情況。
村民擔心病毒散播
錦山村鄰近大埔墟,不算偏僻,村內大都是三層的別墅式村屋,沒有耕地。有村民表示村屋設計開放,雀鳥可飛入露台,擔心散播H5N1病毒。村長丘祖勝稱,錦山村沒有雞場,近年一再爆發禽流感,村民已沒有飼養住家雞的習慣。他說,村內偶然也看見白鷺等水禽,鵲鴝更是常見,他會建議鄉事委員會開會跟進,預防禽流感。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認為,鵲鴝並非候鳥,但帶有禽流感病毒,有必要追查感染原因,例如追查哪些雀鳥會與鵲鴝接觸或群居,檢查該等雀鳥是否帶禽流感病毒,同時加強抽驗候鳥以外的雀鳥種類,並要留意雞場雞隻有沒有被傳染,特別留意雞場內沒注射預防疫苗的哨兵雞,有沒有死亡。
他相信今次可能是個別事件,否則會有更多雀鳥死亡,若兩周後未再發現有死亡個案,風險才降低。但今次發現死雀地方接近民居,「如果有細路去執死雀玩,就好危險」,故市民必須提高警覺,千萬不要接觸野鳥及死雀,家長尤要留意小童。
疑從候鳥身上感染
漁護署指出,鵲鴝並非H5N1的宿主,薛漢宗說,死鳥相信是從帶有病毒的到港候鳥身上感染。現時有五萬多隻候鳥在香港過冬,主要集中在米埔及后海灣一帶,但由於米埔至今並未發現有候鳥感染H5N1,政府暫時無意關閉米埔。
該署已巡查鵲鴝陳屍地點方圓五公里範圍內的八個養雞場,並無異常情況。薛漢宗說,該署會繼續密切巡視家禽農場,確保農場採取適當措施預防禽流感。他提醒市民注意個人衞生,避免接觸野生雀鳥及活家禽,並在接觸禽鳥後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