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濟好轉,提振消費信心,根據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於去年11、12月在港進行的消費信心指數調查顯示,本港消費者為亞太區最樂觀之一,消費信心指數為85.8,略高於去年上半年的85.5,創下歷來第二高紀錄,僅次於99年下半年的86.1,不過,有迹象顯示消費信心可能已經見頂,而且會受到高利率及內地旅客增幅放緩所影響。
收入 股市信心倒退
本地消費者對今年上半年的就業、經濟及生活質素的前景信心,均較6個月前提高,依次報95.3、91.6及83.7;不過,消費者對固定收入及股市的信心,則倒退至82.8及75.7。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每年在亞太區市場進行兩次調查,並定期公布消費信心指數調查(MasterIndex),最新結果顯示,香港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與半年前一樣高。萬事達卡國際組織亞太區首席經濟顧問王月魂表示,除非將來有大型的內部或外部新發展,否則本地消費情緒可能已經見頂。
除利率上升外,可能影響本地消費信心的因素,也包括內地來港旅客增幅放緩。王月魂估計,未來內地來港旅客的增幅,可能會低於10%以下。根據該組織最近的調查顯示,香港並非自由行(以個人身份)首選的外遊地點,他們首選的地方是澳洲與歐洲,香港只是排第三位。
內地遊客放緩成隱憂
在回應香港消費者對固定收入及股市的信心下跌時,王月魂解釋,由於05年下半年股市大幅上揚,消費者自然會預期來年可能會出現調整。不過,他未能解釋消費者對固定收入的樂觀程度下降,他說:「05年度派發的花紅比較06年度高,消費者理應預期06年的固定收入有所增長。」
綜觀06年上半年的消費信心展望,香港的整體指數為85.8,亞太區排名第二,僅次於越南的93.1,中國內地屈居港後,以82.3名列第三(見圖)。
王月魂認為,客觀而言香港的經濟條件改善了很多,但實際消費會否被刺激起來,還要視乎其他因素。他說,香港人經歷資產泡沫爆破後的「心理創傷」,至今仍未能完全復原,因此很多香港消費者取態仍然審慎,可能尚需一段時間才能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