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統籌局「水浸」,在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合共有七十一億元未動用的教育撥款退還庫務署,有立法會議員促請政府應容許教統局利用剩餘款項設立基金,推行為教師減壓的政策,並落實小班教學;不過教統局局長李國章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均稱,在「應使則使,應慳則慳」的原則下,不願作出承諾。
李國章昨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稱,過去兩個財政年度實際教育開支較預算為少有四個原因,其一與學校撥款有關,由於政府在制訂開支預算時,必須確保有足夠款項應付所有政策下學校可申領的資助,但最終是否申領並非政府控制,例如至今仍有小學未用盡可供開設的學位教師職位等。
指預測難免有偏差
此外,申請資助及貸款的學生人數較預期少、學校工程進度較預期慢,以及教統局削減人手,都令撥款未有用盡。李國章強調,撥款預測難免有偏差,但政府投放在教育上的資源並無減少。
代表教育界的議員張文光批評,特首曾承諾不會削減教育總開支,但教統局未有用盡撥款,即特首承諾變相名存實亡。楊森則要求政府利用餘款落實小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