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二千八人中招 有病例喜收集曱甴<br>五個中風者一個變癡呆

每年二千八人中招 有病例喜收集曱甴
五個中風者一個變癡呆

【本報訊】中風不但可以致命、致殘,更可令病人出現癡呆症,患者智力及認知能力突然變差,無法處理平日可以應付自如的計劃及難題,有病人甚至行為突變,中風後喜愛收集曱甴。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本港每五名中風病人,就有一人中風後患上癡呆症,每年患病人數達二千八百人。 記者:梁洵瑜

中大醫學院於二○○二年的研究發現,本港有兩名中風患者,在中風後患上癡呆症。該院精神科學系副教授鄧偉光指出,研究調查二百八十名中風病人,中風後三個月由精神科醫生評估,結果五十五人患上中風後癡呆症,佔整體比率約兩成。以每年本港有一萬四千名首次中風患者計算,每年約有二千八百人患中風後癡呆症。
鄧偉光指出嚴重中風、腦萎縮、大腦中動脈血管受損及腦部白質體病變,均可導致中風後癡呆症。但中風病人或家屬多數只注意病人身體如手腳活動能力,較少注意患者智力及認知能力,因而忽視病人或患上中風後癡呆症。

再次中風會惡化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莫仲棠解釋,中風後癡呆症與阿氏老人癡呆症不同,前者是在中風後突然出現,主要影響個人智力、認知能力、令患者行政能力變差,影響判能和處理難題,如無法辨別橙與蘋果之別。部份患者更會出現行為障礙,性格轉變,曾有一名患者在中風後「鍾意執死曱甴」,其子在他的櫃桶內發現他收集了很多曱甴。
一般老人癡呆症如阿氏癡呆症,主要影響患者記憶能力,病情會漸進地惡化;而中風後癡呆症則在出現後一段時間就穩定下來,但若再次中風,會令病情惡化。

服藥可改善病情

八十二歲的梁伯,先後於九八至○二年中風,首次中風後表達能力明顯變差。照顧他的兒子表示,自己也未必知道父親想講甚麼,「有時要估估吓」,但當年沒有想過這與中風後癡呆症有關,只着意其手腳能否回復原來的活動能力,直至四年後第二次中風,醫生詳細評估才被證實。
莫仲棠說,梁伯的表達及認知力變差,如難以分別枱與櫈、想好耐才能回答自己有多少個子女,但昨日梁伯又能快而醒目地回答記者的提問。其實,中風後癡呆症可服用一些藥物予以治療,能輕微改善病情,如提升半成至一成智力,但最重要是預防再次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