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警告詐騙危害銀行資產<br>中國經濟風險降

標普警告詐騙危害銀行資產
中國經濟風險降

亞太區銀行去年的評級普遍上升,標準普爾將中國的經濟風險及內地銀行業風險評估雙雙調低,預測內地潛在的問題資產比率亦下降,以反映中國強勁經濟及政府對銀行改革的支持。標普大中華區金融服務董事曾怡景在電話會議中表示,內地銀行業仍有不少「艱難工夫」要推動,未來數年改革工作亦可能因為詐騙違規或內部人事問題而倒退。

【本報訊】本港銀行市場已發展成熟,標普認為未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增長,曾怡景認為答案是透過入股內地銀行及擴大內地業務;本港銀行會持續併購,較小型銀行將面對更大經營壓力而處於不利位置。標普將香港銀行業的風險級別,由「中度」(moderate)降至「溫和地低」(moderatelylow),與新加坡及新西蘭並列為區內銀行業低風險地方。

港星紐銀行風險低

標普昨日發表「亞太區銀行展望06」報告,調整區內6個市場的經濟及銀行業風險評估。標普金融業務及主權評級董事周彬說,儘管油價及利息上升,但受惠於經濟穩健及結構改善,亞太區大部份銀行體系的信貸情況均見改進,05年度共有85家銀行評級獲調升,前年度則只有38家;內地銀行業的評級展望,亦由「穩定」升為「正面」,區內銀行的平均評級則由年初的「BBB」上調半級。
報告將中國經濟風險,由「高度」(high)調低至「溫和地高」(moderatelyhigh),銀行業風險則由「非常高度」(veryhigh)降至「高度」(high),預測內地潛在的問題資產範圍,將由50-75%降至35-50%,估計今年內地減值資產比率將會改善。

問題資產範圍收窄

曾怡景表示,內地銀行業的財務狀況逐漸改善,不僅是政府財政注資的結果,亦因為銀行落實風險管理及全面推行改革,相信銀行信貸改進可以持續,但未來仍要進一步落實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