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成教材 - 李純恩

現成教材 - 李純恩

網球評述員的廢話,其實也反映了一個地方的語言水平。
比如說,網球評述員很喜歡說一句「大家可以看到」,既然大家看的是電視,又不是聽收音機,球場上發生的一切,大家當然可以看到,所以這一句「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廢話。
香港人說話,很喜歡用「將會」這個詞。前些日子以色列總理沙龍中風,電台新聞報道說:「沙龍將會不能再執政。」一個人中了風,只要說他有許多事情不能做,人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何必還要「將會」呢?

但是在香港,經常聽人說「將會」,「他明天將會離開香港」、「下個月他將會參加比賽」「曾蔭權下星期將會到北京述職」,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明天發生的事情,下個月發生的事情,下個星期發生的事情,都是「將來」的事情。除非一件事情的發生沒有確實的時間,那就用「將會」,不然的話,「明天會」「下個月會」「下星期會」就已經說清楚了,還「將」什麼呢?
還有很多廢話可以在報紙上看到:「第二天清晨一大早」(清晨難道會是傍晚嗎?)「他在靈堂上神情悲傷」(可以歡欣鼓舞嗎?)「唱片銷量好,她表現興奮。」(難道要人家表現沮喪?)「她還柙後由於未有妝扮,面容顯得頗為憔悴。」(在那種處境下會容光煥發嗎?)
如此「文字廢話」,天天可以在報紙雜誌上找到許多。在香港,想要教人語文,不用備課,買張報紙,或者打開收音機、電視機,大把教材,用也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