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旅是:多種族風情 撐二百級樓梯氣都有埋

諸旅是:多種族風情 撐二百級樓梯氣都有埋

活在同一天空下……
馬來西亞很早就被不同的國家統治過,最早來開發馬來西亞的,都是被賣豬仔到來的中國人。然後是為了香料而來的葡萄牙人,後來又有荷蘭和英國人。由16世紀開始到今日仍然有不同種族的人定居大馬,而社會上可以容納不同宗教的共融,幾個世紀以來都相安無事……

世界第二大印度神廟黑風洞

一口氣走了272級樓梯之後,我向充滿馬騮味、印度味的黑風洞投降了﹗皆因它原來早已關門,只留下別有洞天的「光明洞」給我窺探。這個黑風洞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印度神廟所在地,據說是因為它跟印度那邊的鐘乳石洞的形狀差不多,所以定居大馬的印度人就選了黑風洞來建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神廟。每年2月12日的印度神誕都有超過一百萬信徒參加拜祭儀式。

我們終於獨立了﹗

馬來西亞由16世紀開始就先後被葡萄牙、荷蘭及英國統治過,到1957年8月31日宣布正式擺脫殖民地的枷鎖,重新獨立成國。而前身是英國殖民地時代建造的雪蘭莪俱樂部的獨立廣場,就是為了紀念馬來西亞獨立而改名的。這裏一直是馬來西亞國慶活動舉行的會場,是個極具歷史意義的神聖廣場。而今年的馬拉松公開賽亦在此舉行。

■中國人、印度人、馬拉人關係和諧。

■廣場中的噴泉亦是英國統治時期建成的,已有百多年歷史。

■博物館的外牆以簡單的圖像描繪出馬來西亞發展史。

國家博物館回到過去

想了解一個人的歷史,你要看他的傳記。想知道一個國家的風土人情,就不能不遊國家博物館。建於1963年的馬來西亞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很多大馬的文化遺產,當中包括已漸漸沒落的部族、土人文化。看一看才知道馬來西亞的傳統服飾雖然十年如一日,但在萬變的世界中,它的不變形成了最獨特、最歷久常新的地道文化。

■神廟正式進行翻新工程。

■老人家常來朝拜。

科技數碼港時髦清真寺

馬來西亞的數碼港比香港的還要早10年落成,卻更具規模和氣派,很多政府部門的辦公室都搬到此處。這裏的環境要比五星級的大陸樓盤更優美,而且建有大馬最大、最靚的清真寺。雖然馬拉人最喜歡青、藍及白色,但因為有華人發展商的參與,就特別用了中國人認為最好意頭的紅色系列建造這裏的清真寺。宗教朝拜的場地,忽然間變得很「潮」、很年輕,感覺亦不像一般的清真寺死板和嚴肅。

■黑風洞內建有世界第二大的印度廟。

大鐘樓教堂荷蘭人遺物

建於十七世紀的大鐘樓教堂位於馬六甲市中心,是荷蘭人統治馬來西亞時代留下的遺物。雖然馬來西亞人被多國統治過,受盡殖民統治下的壓力,但他們都將那時的歷史見證保留下來,而且悉心修葺,現在裏面仍然有禮拜聚會,可見馬來西亞的包容性真的很強。又或者,這是要世世代代都知道馬來西亞以前是怎樣從被支配,經過多少的奮鬥才可以獨立,擁有自由的一片湛藍天空。

■要到黑風洞內的神廟拜祭就必先要走過這道共有272級的筆直石梯!

■大鐘樓教堂每星期也有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