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放寬QFII耐人尋味

理財智慧:放寬QFII耐人尋味

中國日前公布了截至12月底止的最新外滙儲備數字,總數達8189億美元,增長了34%。中國的外滙儲備在全球僅次於日本,兩者相距已縮窄至只有數百億美元,如果按照近年的增長速度,只需多數年時間,中國便可超越日本而成為全球外滙儲備最多的國家。

外儲愈積愈多

外貿盈餘和資金流入,是造成外滙儲備增加的因素,而外滙儲備不斷增加,受到貿易夥伴國批評便在所難免。外國一直指人民幣滙價嚴重偏低,因而施壓要求中國政府讓人民幣升值。面對外國施壓,為了減少摩擦,中國自然需要想辦法降低貿易順差,並遏止外滙儲備的增長速度。
在實質貿易方面,中國時常向西方國家購入一些高價產品,例如向歐洲大量購入空中巴士或向美國購買波音客機,以改善外貿不平衡。不過中國最想進口的高新科技技術,歐美暫時都拒絕開綠燈,使到貿易失衡情況難以顯著改善。
如果要改善外貿失衡,把資金投資於海外,亦不失為可行辦法。問題是人民幣還未自由浮動,所以中國才有QDII和QFII的出現。
要改善外滙儲備太多的問題,應該放寬QDII,讓國內金融機構能夠投資海外,這樣便能減慢外滙儲備增長的速度,紓緩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奇怪的是,中國卻反其道而行,打算放寬QFII,讓更多外資投資於中國股市。如此一來,人民幣豈非會更加強?外滙儲備豈非會愈積愈多?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