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教科書和百科全書從來都這樣寫着:美洲新大陸是由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於一四九二年發現。不過,自英國皇家海軍退役潛艇司令孟席斯三年前出版一本《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說是中國明朝七次下西洋的鄭和發現美洲新大陸,現在北京更展出一幅中國古代地圖,說能證明這個說法。但有專家質疑,地圖用字不似明朝用字,鄭和是否發現新大陸還有待更多證據。
這幅可能改寫世界歷史的地圖,目前在北京的海事博物館展出。這幅紙質已發黃的古老地圖,清楚顯示地球的海陸分治,亞洲、歐洲、非洲、澳洲和南北美洲的輪廓,一眼就認得出來。地圖一側的漢字寫明地圖的原圖繪於明朝永樂十六年,即一四一八年,而這張「複製版」則繪製於一七六三年。
如果地圖的藍本真是一四一八年的鄭和航海圖,那麼就可證明鄭和比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早足足七十四年發現美洲新大陸。由於關乎種族榮耀和歷史真相,地圖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爭議。
擁有地圖的北京律師兼收藏家劉剛,聲稱二○○一年在上海一間古董店用五百美元(約三千八百港元)購買。幾個月前,他看過孟席斯的著作《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後,進一步肯定這地圖的重要性,該書稱鄭和在七次下西洋途中發現了美洲。「我相信地圖可幫助我們明白鄭和的七次旅程,亦顯示他比哥倫布更早發現美洲。」劉剛說。
圖中注解不似明朝用字
專家則抱懷疑態度,有人質疑地圖不是鄭和時代所畫,甚至不是由中國繪製。浙江大學的中國對外關係史學會副秘書龔纓晏前天就地圖部份注解說:「此地人多奉上帝,教名曰景也。」但「上帝」說法,始於十六世紀,而鄭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紀,這證明地圖沒可能是模仿一四一八年的航海圖。
他又說當時中國的普遍觀念是「地球是平的」,但那張地圖顯示地球是圓形,因此相信地圖是十七世紀歐洲繪製的。專家正對紙張和墨迹進行光譜檢測,確定地圖的年份,結果最快二月公布,誰先發現新大陸之謎屆時就水落石出。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