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當年經濟學鼻祖亞當史密夫在格拉斯哥大學任教時,並沒有固定薪酬。佢每次開壇講學,都會喺課室近出口處放一個錢箱,學生下課時自動自覺將學費放到錢箱中。
亞當史密夫唔係泛泛之輩,咁樣做當然有佢嘅理由。事實上,亞當史密夫用姜太公釣魚嘅收費模式,無非都係想要做到座無虛席,令到佢開嘅班受廣大學子歡迎。辦過講座嘅人都知,如果席上得小貓三四隻,再有猛料者表現都會大打折扣。所以先將演講廳坐滿聽眾,係一個聰明嘅做法。
當然,有人捧場係好,但係又點樣令學生乖乖交出銀両呢?話說18世紀嘅時候,讀大學係有錢人專利,交學費唔係難事,最緊要係覺得值回票價。亞當史密夫教得好,學生捧場貴族安心,結果有大戶人家索性壟斷咗佢,重金禮聘佢做私人教師。
好好反思教育
利世民講亞當史密夫嘅故事,無非都係想社會各界好好反省我哋今時今日嘅教育制度。每一次講話要開放教育制度,要競爭要市場主導,憤世嫉俗嘅人就會大叫「學店、學店」,話會令到教育嘅內容偏埋一面。事實係咁咩?亞當史密夫教嘅係道德倫理學,就算當年都係偏門。即使喺今日外國嘅私立大學,亦唔見得市場主導嘅教育會令人偏埋一面。究竟呢的係擔心定係藉口?
今時今日教育已經普及,要同時顧及低收入家庭情況,所以學券制就係兩全其美嘅辦法。一方面,教師有自由去選擇教學嘅方法,另一方面學生有選擇自由,最重要係政府出錢唔出聲。照計呢個政策,教師都應該熱烈歡迎先至係,不過佢哋似乎已經完全信晒大政府嗰套,寧願畀官僚玩死都唔願意競爭。
我哋啲老師有無膽識好似亞當史密夫咁,教一堂書收一堂錢?對官僚政客來說這種收費模式會被批評為「對教育界人士的收入無保障」。最緊要嘅問題係︰教育係為咗學生,定係為咗老師?利世民最唔鍾意將事情放喺非黑即白嘅對立面,我信有一個教育制度可以畀學生得益之餘老師又有成就感,亞當史密夫嘅故事就係最好例子,請各位老師對自己嘅能力有啲信心。
利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