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點哲學 - 陶傑

讀一點哲學 - 陶傑

特區八年,聽得最多是一個「改」字:政改、教改、醫改,這改那改,一個「改」字,原來是改朝換代之後自然的生理亢奮反應。

就像所謂解放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土改」,土改之後,還有勞改,一片腥風血雨,往往摻拌着一個改字而來。百年中國,一個「改」字引起的殘酷,往往不下於「革命」二字,偏偏中國人卻對「改革」很迷戀,以為「改革」帶來進步。
政改、教改、醫改,隱含着對一九九七年之前殖民地制度的全盤否定。一個社會,政制、教育、醫療這三樣,正像紅、綠、藍,構成全民安身立命的基礎,是社會的三原色,就像一個麵包,其成份百份之九十八,肉眼看得見的就是麵粉,其餘很少的成份才是牛油、水和糖,政、教、醫通通都要改,在邏輯上說,就是一九九七年之前那個社會的百份之九十八的成份通通錯了,也就是說:「麵包是用麵粉做的」這個根本命題錯了。
如果麵包不應該用麵粉做,改用石灰粉來做,不錯,做出來的那個物體,還是很像麵包,然而在本質上卻不是麵包。
如果今天的政改、教改、醫改都是必要的,那麼一九九七年之前的那個香港必然有百份之九十八都是錯的。但如果以前的香港是錯的,那麼收回香港,為何要用一部所謂基本法來保證:要維持現狀,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然而在哲學上,沒有一件事是五十年不變的,「現狀」又是什麼?二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希拉克里多(Heraclitus)就發現:「世間萬物都在奔流,不可恆之,不可能兩次涉足於同一條河,因為這一刻的河水跟上一刻的不一樣。在變化之中,萬物方有真正的歇息。」
希拉克里多認為,世上的最大法則就是「變」:萬變為不變,動方是靜,反對就是和諧(Opositionbringsconcord),這就是著名的「希拉克里多悖論」(Heraclitus'sParadox)。
「反對就是和諧」,重複一次:Oppositionbringsconcord,由此引申:「最平正的和諧,正來自不和」(Outofdiscordcomesthefairestharmony)。四百年後的羅馬詩人賀立思,創造一個拉丁名詞:Concordiadiscors——意即「混沌的和諧」(Discordantharmony),此即為理性的基礎。柏拉圖說:只有哲學家才最勝任做君王。
中國的一切問題,特區的所有紛爭,皆源於中國人對「和諧」的認知與希臘分道揚鑣,由此而對所謂「反對派」之認知偏狹,一句話:全民缺乏哲學訓練,一個哲學盲的社會,自陷泥沼,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