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路綫 - 吳靄儀

溫和路綫 - 吳靄儀

看到報道指「吳靄儀暗示關注組將走向激烈路綫」,不禁莞爾。傳媒目光就是如此。我相信關注組,以至我們在籌組的政黨,不會改變我們溫和、理性、堅守的原則。在某種形勢下,這種路綫會變得沒有市場,例如我們目前面對的政府當局毫無誠意溝通和營造共識,只顧運用權術達到政治目的的形勢之下;當去年十二月四日二十萬羣眾上街和平爭取普選之後,曾蔭權表現得完全無意商談、妥協的時候,人們不免會問:「和平抗議究竟還有用嗎?」接着下來,就在不滿民主太過溫和的情緒之下,尋求行動升級的出路。適逢其會,反世貿示威多姿多采的表現,正好為香港人作了典範,下一次爭取普選的抗議行動,就不會像這次遊行那麼簡單。堅持溫和路綫,就會遭到反對和抗拒。這是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謹慎考慮的問題:你想製造朋友,還是製造敵人?
但從關注組的觀點看,我們寧可暫時失掉「市場」,也要堅持溫和理性的路綫,因為這是整個社會的正確出路。我們要做的是凝聚社會上的共識,在不同的意見、立場、派別中找出可以結盟最大的共同立足點──我不是單指政改方案、民主化,而是大大小小的種種關乎市民重大利益的政策方案;因為唯有凝聚最大的公民社會力量,我們才能改變政府政策,推動社會改革和改善。凝聚力量、營造共識,在態度上就必須溫和,不然就難以與人溝通,在思想上就必須理性,不然就難以分辨分歧之下的真正共通之處;而必須恪守原則,因為在原則上把持不定的組織,根本難以取信於人。溫和路綫可能路途艱苦,但持之以恆,就會見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