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演員及工作人員經常埋怨拍戲開工時沒有劇本,沒有劇本便開工是一件危險的事,就像大海航海時沒有羅盤一樣,不知目的地何在,不知方向、不知何去何從、不知資源應如何分配、不知甚麼時候會觸礁。
香港有三位大導演:杜琪峰導演、王家衞導演、周星馳導演經常被指開戲時沒有劇本,但最近跟杜琪峰導演合作的演員們紛紛轉口風,不單沒有再埋怨沒有劇本,反而有說拍杜導演的電影勝在沒有劇本云云。曾跟杜導演與周導演分別合作過,沒有劇本是誇張了,沒有定稿卻是事實,定稿的意思是一切對白敍事都已白紙黑字寫好了,大致的分鏡頭表亦擬定了,在拍攝現場只是照單執藥,九十巴仙是執行,創作的空間不大,荷李活最擅長這制度,甚至甚麼鐘點拍最後一個鏡頭,甚麼鐘點開香檳慶祝也事先寫得清清楚楚。杜導演與周導演可能遲遲沒有一紙定稿,但他們花在劇本鑽研的時間卻比誰都長,他們先確定一個「對」的題材,對的意思很廣泛,可以是市場需要或是個人興趣,知道故事大致從哪裏出發,哪裏終結,最重要的是清楚知道通過那故事想講一些甚麼,很多時候可能只是一句說話,例如:「愛黃金還是愛兄弟?」、「沒有夢想的人跟一條鹹魚沒有分別」、「世上有五十年不變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