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儲蓄逾14萬億

內地人儲蓄逾14萬億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五年中國居民存款突破十四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存款額超過一萬元。經濟學家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居民收入增長,也反映了市場投資渠道不足和缺乏消費信心。有專家預計,未來五至十年內,較高儲蓄狀況仍會持續。

反映股市房產投資欲減

人行發布的○五年第四季金融運行情況顯示,○五年中國居民存款繼續保持增長,居民存款餘額在十二月底達十四萬三千二百七十八億二千七百萬,較去年同期增長二萬二千一百億。
人行早前公布一項城鎮存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雖有六成二居民認為存款利率低,但居民儲蓄仍屢創新高。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楊教授分析指,股市長期低迷令居民缺乏投資熱情;而近幾年的房地產投資,受宏調影響,市民因住宅價格增幅放緩而減少投資,造成「被動儲蓄」。
分析人士認為,儲蓄率與人口年齡結構有關。根據聯合國最新測算,中國目前人口平均年齡為三十三歲。這年齡的人士對子女教育費用、養老、住房等支出考慮較多,因此儲蓄意願較高,消費信心減弱。
數據又顯示,十年來,中國最終消費率平均為五成九,較世界平均消費率低兩成。專家認為,中年人對高儲蓄率的貢獻將至少再延續五至十年,意味高儲蓄狀況仍會持續一段長時間。
《中國青年報》/《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