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氣猛加價穗市民要慳家 日日無涼沖

石油氣猛加價穗市民要慳家 日日無涼沖

加價!加價!又加價!廣東罐裝石油氣加風持續,為節省開支,廣州不少家庭不是改燒煤,就是改燒柴,低收入家庭更首當其衝,為節省開支,索性用電飯煲煲水抹身,放棄每日沖涼的習慣;而街頭竟重現消失二十年的開水舖,滿足民工用熱水需要,顯示石油氣持續加價下,廣州低下階層的生活質素嚴重倒退。 中國專題組

「很久沒有燒火了,有些手生。」廣州白雲區同德圍居民李如松一家四口,每月靠領取政府九百元「低保金」(類似本港的綜援金)過活,生活本已捉襟見肘。隨着罐裝石油氣不斷加價,李家生活更加困難。

用電飯煲 燒水抹身

為節省石油氣開支,李如松和妻子過去數月已經不再淋浴,每晚改用電飯煲燒熱水抹身,只有讀中六的兒子和八十五歲的母親可以每晚淋浴。除此以外,李家上月中開始亦改用電爐煮飯,有時甚至索性燒柴。
有廣州市民表示,罐裝石油氣短短數個月內,由去年的每瓶五、六十元,飆升至目前的百多元,有的甚至是每瓶一百零九元,嚴重影響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即使是比較富裕的家庭,也想方設法,減低石油氣開支,許多人近期更購買電壓煲,代替石油氣煮飯。

行1公里 買熱開水

住在廣州華南鞋城附近的四川民工,為省石油氣費,每天徒步一公里,從住所走至海珠區三滘村的開水店,以每瓶一角購買熱水洗澡。有民工說:「煤氣價格持續攀升,煤氣燒水太貴,還是買開水好,便宜!」
除海珠區,白雲區、荔灣區也有類似的開水舖,全廣州開水舖可能有十八、九間。這些「開水店」設備簡陋,主要是燒開水用的鍋爐及木柴,不過,利潤頗高。有老闆表示,雖然一瓶水只賣一毛錢,但每天能賺上百元。據報,這些開水店三、四十年前曾在廣州風行一時,但隨着生活水準提升,開水店二十年前已經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