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鐵公司初步認為東鐵列車底機件鬆脫或與○三年起改用自動操作(ATO)系統,令開車、煞車速度加快,加重車架受壓有關;但工程師學會會長黃澤恩質疑地鐵與東鐵使用同款列車,都是自動操作,為何只是東鐵出問題?他相信這或與東鐵在碎石路軌行駛有關。他又估計九鐵當年訂車時,或只向車廠提及列車只用人手操作,「冇做到可負荷ATO嘅焊接設計」。
碎石軌道不宜自動系統
有熟悉鐵路的人士指出,東鐵翻新列車最大問題是行車時車體「橫搖」情況嚴重及避震效果欠佳,橫搖再加上震動,會令車架及車體結構出現扭曲,令焊位出現裂紋及機件脫落。橫搖及避震問題出現,是由於列車的轉向架,通常使用於地下鐵,適合在「固定混凝土道床」軌道行走的,不宜在「碎石軌道道床」以ATO行駛。
他估計東鐵列車內有部份車體結構已變形,並已「減壽」需要換新車,否則重新焊接後也會再裂。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副教授熊永達也相信列車車底機件出現裂痕,是系統設計出問題;並認為九鐵建議恢復人手操作,令開車、煞車速度減慢,以減輕車架承受的壓力,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