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連升9個交易日,恒生指數今年累升已接近千點,但市況毫無調整迹象,使人擔心股市一旦調整,跌幅和跌速可能會很大和很快。
今年農曆年比較早,1月底便是了,不少散戶因而認為大市強勢可能會延續至新年前,讓大家先發點新年財,過年之時有較多流動現金可用。
以藍籌股計算,其實升幅不算太大,反而個別國企升幅更顯著,特別是金融類股份,例如上市後表現呆滯的建行(939),股價就一度挑戰3元關口。
受惠人民幣升值揣測
以建行的市值計算,要由2.5元升上3元而錄得2成升幅,絕對不容易。另一隻銀行股交通銀行(3328)上周收於4.2元,更創了新高。如果以市帳率計算,兩家銀行均已接近兩倍,客觀來說並不便宜,背後的支持誘因,極可能是炒人民幣升值。
人民幣滙率機制的改組在去年初步完成,雖然每日升跌有限制,但至少可按市況而作出微調,而由於升壓力大於貶值,對國企股股價便有支持。理由很簡單,這些企業是在國內營運的,公司現金流用人民幣計算,但它們是在港上市,股價以港幣計算,故縱使每股盈利保持不變,當把盈利折算成港幣時,每股盈利仍會上升,市盈率亦會下降,使股價變得便宜。這亦是國企股股價向好的原因之一。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