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分之二盈利來自亞洲區的渣打集團(2888),據報已成為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美國銀行、WellsFargo及Wachovia等美資大行的收購對象。然而渣打集團似乎並不「領情」,集團發言人除了回應說無需要合併外,並指集團已擁有強勁而獨立的未來(astrongindependentfuture),擺出一副拒絕商談的格局。
股價兩月升6%跑贏英資
渣打集團股價上周五在香港收市報182元,較周四升1%,英國收市則報1325便士(折合每股約183.6港元),微升2便士。收購傳聞刺激股價在過去兩個月內上升6%,去年更跑贏其他英國銀行股,因為渣打業務表現比較不受英國市場的影響,而且業務面向高增長市場。
英國《衞報》引述投資銀行界消息指出,態度進取的美資大行均以渣打集團為收購對象,因為渣打三分之二的業務均來自亞洲,餘下來自經濟景氣的中東市場,例如杜拜等。
市值兩千億不易吞併
報道又指出,英資的皇家蘇格蘭銀行及巴克萊均有留意渣打集團,但由於渣打現時市值已達154億英鎊(2121億港元),保守估計收購價要達200億英鎊,對於兩家英資銀行而言均有點難度。
渣打集團發言人在回覆路透社查詢時說,集團並無合併的需要,集團在發展中市場內,均錄得高水準表現,相信集團已有強勁而獨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