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丟發泡膠量 等同百部雙層巴<br>港被謔稱「即棄之都」

每日丟發泡膠量 等同百部雙層巴
港被謔稱「即棄之都」

【本報訊】地球之友指出香港每日丟棄的發泡膠數量驚人,容量相當於一百部雙層巴士的體積。一項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市民認為香港人使用即用即棄產品,已到了氾濫的程度。假如為了環保而要全港市民選擇放棄一種的即棄用品,最多受訪者選擇發泡膠,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七;其次則是膠袋,佔百分之三十一點九。而香港則被謔稱為「即棄之都」。 記者:蔡元貴

地球之友及Ricoh理光(香港)以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五百多人,了解香港人對即用即棄用品的意見。對於造成即棄物品成災的元兇,最多受訪者認為是消費者,佔百分之三十五點三;其次是生產商,佔百分之二十九點七。逾八成半受訪者都同意生產商有責任回收用完的即棄用品。

日扔膠袋3300萬個

地球之友總幹事吳方笑薇稱,香港人每天扔掉的膠袋多達三千三百萬個,平均每名市民每年棄掉了一千七百個膠袋,相信已是世界之最。香港每日丟棄的發泡膠數量也很驚人,容量相當於一百部雙層巴士的體積。吳太謔稱,香港已成為「即棄之都」了。
調查顯示,若必須停用一種即棄用品,最多受訪者選擇發泡膠;其次是膠袋;第三則是即棄餐具,佔百分之十一點五。
受訪者使用即棄用品的原因,首要是方便,約佔六成七;但也有近兩成人指出,市場無選擇,才被迫使用。
吳太指出,調查結果反映消費者和生產商在即棄物品所產生的環保問題上,要負上頗大責任。消費者為求方便而選用即棄產品,對地球造成破壞,她呼籲香港人做個良心消費者,要懂得珍惜資源、減少浪費。

忽視污者自付觀念

地球之友並批評政府長年忽視提倡生產者負責的「污者自付」觀念,讓業界可以毋須承擔廢物處理費,製造大量即棄商品;而市民在缺乏選擇下,還要納稅人代生產商分攤廢物處理費,並不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