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縱橫:港股有大升條件嗎?

投資縱橫:港股有大升條件嗎?

踏入2006年後,港股之表現頗為出色,連升9個交易日,累積升幅912點或6.1%,高於去年港股的全年升幅,其間成交亦大幅增加至300億元以上水平,氣勢如虹,沒有「虛火」的感覺。以現時的情況看來,港股還會升多少?恒指全年的高位又可攀至何水平?相信不少投資者已改為持有較樂觀的看法。然而,人容易被短線的升跌情況影響對前景的看法,但卻不一定拿得出實質的理由,缺乏實質理由支持的預測,無論結果是否脗合,其實都只是一廂情願的憧憬,並不可靠。
龐大的成交及指數拾級而上,較有把握的結論只能是資金推動大市,資金持續入市,港股易升難跌,是大漲小回之局,短線形勢是宜好勿淡,但港股若要進一步大幅攀升,除了要有更多資金入市外,亦需要一個支持升市的理由,沒有這樣一個理由,港股不容易在高位企穩,因為獲利沽盤會不斷增加。

息口變數須留意

現時看來,市場上找不到一個足以令港股大升的理由,若有的話,則只是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投資者預期減息周期將來臨,對地產及經濟有利,故股市樓市前景均可向好,一個大型的上升浪可以預期。這個思想流程是很多投資者所擁有的,但實際上,當中遺留了不少細節。
加息周期近尾聲不代表不會繼續加息,一則美國聯儲局會議紀錄表示「再加息次數不多」,加息機會存在;二則經濟環境若有重大改變,加息的次數仍有可能增加。在加息行動完結後,利率橫行期有多久,亦是未知之數,由於利率已升了不少,橫行期愈長,對經濟及樓市愈不利。減息開始,對樓市與股市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減息背後的意義是經濟或衰退、或調整,若美國經濟放緩,對香港的經濟及股市亦可能有負面影響。當然,這只是「可能」,又或有得有失,或得多於失,不過,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在考慮利率周期與股市的關係時,是否已作這些盤算。
人的習慣是太容易從短暫的情緒之中跌入結論,而忽略了很多仍未思考而又必須思考的問題,缺乏這些思考,便可能變得太樂觀或太悲觀,投資的成敗主要決定於運氣而不自知。
事實上,投資者在2006年會面對一些國際間的變數,這些變數既可能影響經濟,亦會影響油價,自然仍會左右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筆者會於下周為文與讀者討論這些變數。
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