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盤市場近乎癱瘓,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本月1至12日一手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只有34宗,每日成交不足3宗。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有代理估計,現時全港近1.5萬名地產代理中,超過半數「食白果」,地產代理行將連續3個月見紅,到農曆年後才望有轉機。
【本報訊】銀行加息及發展商停止推售新盤,令一手成交自去年11月開始大幅萎縮。根據土地註冊處一手買賣合約登記資料顯示,截至12日為止,本月一手成交僅34宗,總值只有2.2億元。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經理黃良昇預期,1月份一手成交只有80宗,將是自95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亦將創單月成交量不足100宗的新低。
料創95年新低
事實上,近期新盤成交寥寥可數,踏入06年至今,只有提供樓按優惠促銷的沙田碧濤花園,成交量較為突出,至今共錄得7宗成交;而沒有促銷優惠的長沙灣君匯港及牛池灣清水灣道8號,則錄得零星成交。另外,昨周末一手市況仍然一片淡靜,市場再度錄得零成交。
成交劇減,大部份地產代理已連月「食白果」,每月僅靠5000元左右的底薪維生。利嘉閣地產執行董事廖偉強指出,現時全港近1.5萬名地產代理中,超過一半正「食白果」,未能促成交易。以往在新盤售樓處追車截客的新盤代理,現已全部消失。
多轉攻二手盤
以利嘉閣為例,去年10月有近百名全力做新盤的地產代理,現已有六成轉攻二手,部份更自動請辭,亦有部份暫時停薪留職,待市旺再復出。
中原地產執行董事陳永傑亦表示,該行去年10月前共有逾300名主攻一手的代理,佔整體員工人數近一成,但在新盤成交陷停頓局面後,現已全部轉攻二手市場。
廖偉強預期,本月一、二手成交將持續疲弱,地產代理業績仍然見紅。
其中利嘉閣在過去兩個月每月勁蝕逾千萬元後,今個月亦會虧損嚴重,相信要待農曆年後發展商重新推盤,帶動成交轉旺,才可望轉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