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收集彗星塵埃的「星塵」號收集器,是由太空總署華裔科學家鄒哲設計,外形像一塊網球拍,主要是靠裏面的氣凝膠來捕捉星塵。
「如足球場找45隻螞蟻」
鄒哲設計的「網球拍」收集器,長和闊約四十五厘米,正反兩面由二十四立方厘米和八立方厘米的氣凝膠組成。氣凝膠是一種多孔狀,類似海綿結構的硅元素固體,孔狀內有百分九十九點八的空間,密度低。當星塵撞上氣凝膠,會立即埋在氣凝膠內,形成了一個胡蘿蔔形的軌迹。
科學家們只要透過這些軌迹,就能找到「隱藏」在內的星塵粒子。「星塵」號若成功將彗星塵埃帶回地球,科學家下一步是從收集器上收集回星塵。由於星塵十分細小,小到肉眼看不見,只能用高倍顯微鏡才能看到,他們會為氣凝膠拍下一百五十萬張相片,希望從中找到星塵。
科學家形容收集星塵的難度「如在一個足球場上找四十五隻螞蟻,每一次只能看觀察二十五平方厘米大的地方」一樣。因此,科學家準備找大批自願人士協助透過網上顯微鏡搜尋,令搜尋時間由原本的二十年縮短至七個月,成功找到星塵的人士可用自己的名字為星塵命名。
新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