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測肝硬化快捷安全

新法測肝硬化快捷安全

【本報訊】嗜酒、過重、拒絕運動,肝硬化高危族最怕「面對現實」,不願接受肝硬化測試,香港大學醫學院去年十一月引入快速量度肝硬度儀,測試者毋須「捱針」,只需安躺床上五至十分鐘,即可得知結果,準確度與傳統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相若,風險較少。

20萬乙肝病人無治療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副教授袁孟峰指,傳統方法風險較高,只能抽取五萬分之一肝臟作評估,需待一至兩天才有結果;新儀器在法國創製,每台七十萬元,可以測量肝臟的韌度及硬度,醫護人員只需把該儀器放在病人肋骨之間,即可量度肝臟右葉,發放超聲波,評估五百分之一肝臟,該院於本月至今成功為四十多名巿民進行測試。該院將於二月開始為有需要病人檢查,肥胖或有腹水的人士不適合,而新技術較傳統方法便宜。
此外,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黎青龍指出,本港二十萬名乙型肝炎患者因為危機指數較現時的標準低,被拒於治療大門之外,如果得不到適當治療,會演變出肝硬化及肝癌等併發症。
黎青龍說,現時國際及本港均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DNA、肝酵素ALT及乙肝e肝原血清轉換三個指標,來決定是否對病人施以治療,他認為標準過於寬鬆,現時本港六十萬名乙型肝炎帶菌者中,約二十萬人由於條件不符,沒有接受治療,但根據研究,他們同樣是高危族,出現併發症的機率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