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去年底發起募捐運動,賑濟災民、協助貧民,創下中南海歷來最高規格、最大規模的捐獻運動,因此被稱為「胡暖流」。但是,對這項被官方傳媒稱為中國政府今年工作重點的行動,地方官員只是樂意作騷上電視、上報紙,對其中所蘊含的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政策,反應甚為冷淡。
廣東上海捐獻規模較小
中南海過去不是沒有類似的捐贈運動,但論規格、論規模,今次由胡錦濤發動的募捐運動,均是前無古人,甚至要由中央組織部、國家民政部等部委聯合下達文件推動。官方新華社屬下的《瞭望東方周刊》報道,這個捐助貧民的運動,可視為中國政府今年以至未來五年工作重點的風向標,「胡溫新政」建設和諧社會動真格的起步點。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二○○六年至二○一○年社會及經濟發展規劃)的開局之年,近期中央多個重要會議均透出風聲,中國政府今年將着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面提高百姓的收入,醫療、教育、就業等民生事項將出現重大變化,城市低保金(類似本港的綜援金)大有可能增加。在中央智囊眼中,這種強調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政策要成功,政府必須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胡暖流正是要宣示政府的這一政策。
不過,「胡暖流」湧到地方時,部份諸侯特別是上海、廣東等沿海發達省市的反應,卻似熱實冷,予人敷衍了事的印象,廣東、上海的捐獻行動,不僅規模較小,時間亦短。上海市各級機關僅募捐兩日,廣東省委、政府的募捐行動,看來只集中在省紀委及民政部等範圍。相反,胡錦濤得力戰將李克強主理的遼寧省,則全力響應。
諸侯不想分享經濟成果
若說胡暖流是中央政策宣示的話,那麼,部份諸侯敷衍了事,就反映他們對這項強調分享成果的政策表示保留,尤其是低保金可能增加這一項。根據國務院規定,城市低保金應由地方各級政府負責,而上海、廣東等富裕地區,過去甚少得到中央財政補貼,相反,遼寧等老工業大省以及四川、陝西等西部落後省份,過去多靠中央資助,發放低保金。現在,中央大唱增加低保金,無形中要富裕省市承擔更大責任,一些省市自然要暗中盤算,甚至冷漠以對。
李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