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為金錢與人打拳,有人會為名利跑上擂台。不過,對於三十二歲、已屬師傅級的蔡東曉來說,出賽純為一份鬥心及永不言敗的精神。這位擁有無數金腰帶的香港拳王,上周五在「拳王爭霸戰」憑點數擊敗華弟,完成贏泰國拳王的人生夢想;而他那種為港人爭光之心,更博得全場觀眾掌聲致敬。文:李勇明 圖:梁祖彝、王子俊
上星期五,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人頭湧湧,明星效應加上精采刺激的泰拳比賽,吸引接近全場爆滿的觀眾捧場。而全晚八場比賽中,蔡東曉對華弟是唯一港外大戰,吸引力較壓軸的哈撤龍大戰三國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這場比賽,蔡東曉早在一個月前隻身飛往曼谷,接受當地培育職業拳手般的地獄式特訓。他說:「由於對手實力很強,備戰工夫不能馬虎。在泰國的日子雖然苦悶,但總算捱過了;三十天日子裏最掛念的,就是只有八個月大的兒子。」
賽前赴泰30天任踢任打
在泰國,拳手通常從小時候開始培養,每天練習八小時,其中包括各種體能、重量、反應、技巧的訓練。當然,有些訓練方法比較殘酷,如受訓者接受教練的側踢,或是肚皮接連吃拳等招式,主要是鍛煉拳手的捱打能力;另外,有人更直接使用鋼棒敲打受訓者的手臂和小腿,或是腳踢硬生生的樹幹,用以訓練骨頭堅硬度。
至於蔡東曉在曼谷的地獄式訓練,由早上六時半起床跑步,接着進行正統的泰拳訓練,之後午睡片刻,下午循環跑步及訓練,如是者每天進行八至十小時練習。經過一個月後,蔡東曉的體魄變得強壯結實,在香港更加難找對手了。
曾告別擂台去年始復出
九○年出道的蔡東曉,多年拳賽生涯中獲獎無數,不過,他因工作關係曾在四年前告別擂台。直至去年暑假,蔡東曉決定東山復出,並在首場賽事「K.O.」(技術性擊倒)荷蘭拳王克斯,可見他的實力沒有因長期休戰而下降。他說:「作為一名拳手,擊敗泰國拳王是我畢生的夢想。
目前為「TheRing」泰拳館老闆兼教練的蔡東曉,一堂私人教授課程,收費六百大元,加上會員月費等收入,生活算是無憂。「以前拳手哪有現在般幸福,當年我為金錢而戰,但今天心態變了。今次挑戰泰國拳王,主要是自己的超強鬥心;在擂台遇上實力接近的對手,全程投入比賽,這才是我感到有意義的地方。」
「香港拳手不是廢物」
終於,蔡東曉打敗了泰國拳王,證明「香港拳手不是廢物」;而他未來的目標,將會放在宣傳及推廣泰拳活動上,希望將泰拳比賽由以往地下、黑暗的負面形象,變成可以在奧運及亞運舉行的正規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