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削貿盈新建議:人民幣升值不如加薪

發改委削貿盈新建議:人民幣升值不如加薪

在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聲音下,中國國家發展及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最近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首次提出減少中國巨額貿易盈餘的方案:「(人民幣)升值不如加薪」。有學者形容,以加薪取代人民幣升值的說法甚具新意,但不可行,只是為應付歐美向中國施壓,同時又不想將人民幣升值的伎倆。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認為,對國際市場而言,加薪和人民幣升值的效果相同;加薪可以提高外貿企業勞工的薪酬水平,迫使出口企業汰弱留強;反之,用升值解決貿盈,可能會助長人民幣升值期望,陷入不良的升值循環中。

去年貿盈1020億美元

去年中國外貿盈餘一千零二十億美元,○四年是三百一十九億美元。龐大的盈餘,將增加歐美及日本今年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壓力。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蘇偉文認為,中方的想法,是希望藉加薪,推高勞工成本,中國出口貨貴了,美國或外國人因而減少買中國貨,中國貨減少出口,可以減低貿盈之餘,亦可以避免遭受反傾銷和壟斷的指控。
從理論看,加薪的確可以跟人民幣升值達到相同效果;但實際上不可行,蘇偉文認為,很多企業老闆是自由向員工加薪,中方不可以強行管制;而且,加人工會刺激中國內部消費,有可能刺激通脹;「工人消費力增加,可能買多了國產貨也未定;未必多買美國或外國貨」,對收縮貿盈可能無幫助。

學者:有新意但不可行

蘇偉文認為,人民幣一天不完全自由浮動,都會令人有滙價過低的感覺;中國不想人民幣大升是可以理解,一九八五年日本就因為日圓升值,經濟大幅下滑。中國今次提出加薪方案,似乎是想「塞住別人把口」,不是真的認為行得通。
他認為,雖然很多中國企業都已經走出去,在海外的投資增加,但速度不夠快;中國加快落實,容許內地投資者投資海外的機制,讓內地資本加速流向海外,才是解決貿盈太高的良方。
本報記者/《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