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大眾消費意欲升溫,商戶自然更願意花錢在廣告宣傳,去年全年本地廣告收入增長超過一成;有廣告公司指出,今年市道將承接05年動力,預期仍有5%增幅。然而,儘管餅大了,但要在廣告市場中分一杯羹,殊不容易,必須擁有上佳的策略和點子,才能奪得客戶及消費者的歡心。
屢獲業界殊榮的李奧貝納廣告有限公司,去年亦取得佳績,單是聖誕期間的收益,相比04年增長達一成。李奧貝納廣告董事總經理鄭家強指出,05年廣告業表現不俗,整體收入增加逾一成,相信增長動力可帶到今年,但預期稍為放緩,全年升幅約5%。
互聯網廣告不容忽視
對於廣告花費,各行各業的「進取心」不盡相同,鄭家強表示:「銀行、電訊及消費品公司,例如銷售女性美容、護膚及瘦身產品的企業,都是去年主要的廣告商,估計這情況今年將持續。」
此外,鄭家強認為,由於今年舉行世界盃,因此個別行業例如啤酒、零食及運動服裝公司會投擲更多金錢在廣告宣傳上;其實近年體育盛事對電視收視率影響甚大,故廣告客戶愈來愈重視這方面的開支。
雖然電視廣告仍是商戶的首選宣傳渠道(據ACNelson統計,約佔整體廣告開支4成),但鄭家強指出,互聯網廣告增長甚速,除了由於該市場基數較小外,青少年多上網少看電視亦是原因之一。他還指出,新興的戶外宣傳媒體或會對傳統媒體(如報紙)帶來衝擊。
策略與創作要配合
至於如何在競爭熾熱的廣告界中脫穎而出?鄭家強坦言,本港廣告市場已很成熟,很難令消費者對宣傳產品留下印象,重點始終在創意;此外須多考慮廣告客戶需要,除電視以外,以多方途徑(例如戶外宣傳)令產品接觸消費者。
要想出好點子、富創意的廣告,必須擁有一群優秀的員工,李奧貝納廣告對招聘、培訓及公司制度也相當重視。關於制度,鄭氏說:「做廣告有兩方面很重要,一是策略,如何賣一個廣告;另外是創作概念,即如何執行,兩者必須平衡。舉例說,早前我們幫恒生銀行做的一個保險廣告,說的是『未來來得比你想像中快』(策略部份);創意部份就是一個嬰兒笠上衣服,瞬間變成大人,出來的效果很好,獲得多個獎項。」
記者:袁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