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三百七十多名議員周二聯署一份聲明,要求中國政府取締養熊業,全面禁止人工繁殖及養殖黑熊。但中國林業部官員昨日反駁,歐美國家每年獵殺上千隻黑熊,用於出口賺錢,但又攻擊中國,是帶有明顯歧視性的雙重標準。
自一九九○年代以來,養熊取膽汁的做法從北韓傳入中國內地,為了能夠在熊身上抽取膽汁,養熊場主採用各種殘忍的抽膽汁方式,令黑熊留下了無法癒合的創傷。聯署要求中國政府取締養熊業的歐洲議員來自歐盟二十五國議會,聲明還支持將取締養熊業的目標正式納入歐洲議會政策。
但中國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王偉在昨日的記者會上說,熊膽是傳統中藥中的重要原料,須用熊膽的中藥達一百二十三個品種,有大量病患依賴以其為原料的藥物治療,在其綜合功效被其他藥物替代之前,中國不打算取締養熊取膽行業。
他還強調,養殖一頭黑熊取膽,可令二百二十頭黑熊免於被獵殺。歐美國家一面每年獵殺上千隻黑熊,用於出口賺錢,一面卻攻擊中國,是帶有明顯歧視性的雙重標準。
林業局:新技術無痛取膽
王偉聲稱,中國養熊取膽技術和條件已發生根本性改進,養熊取膽場已由四百八十多家下降至目前的六十八家。
這些養熊場將從前用「鐵背心」、「小鐵籠」對待取膽熊的做法,基本改進為「自體造管引流」、「無痛操作」和「保障養殖熊活動空間」的新型方式。
不過,總部設在香港的亞洲動物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監謝羅便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科學已經證明,有超過五十種中草藥及不少人工合成品可以提供與熊膽相同的藥效。她說,不少中醫已經確認這一結果,他們也認為取熊膽的殘忍有違中醫的原則。
新華社/美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