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不可以……
香港是個文化沙漠,做藝術的大歎空間太小太窄,就連像樣一點的美術館也沒有。在台灣,做藝術的不一定會發達,但創作自由的空氣,政府的全力支持,叫一班醉心藝海的人可以全身投入,且活得快樂!
我們都很快樂
台灣人對藝術的重視,還可從政府不斷為藝術家開闢創作的地方中知道多一些。像台北市的華山文化園區,前身是個酒廠,荒廢了一段日子,近年就改造成藝術基地,不時舉行不同的藝術展覽,讓從事不同藝術範疇的藝術家都有對外曝光的機會!正在舉行的是台灣2005生活工藝運動大展,以不同部份去探討台灣的工藝,我就和部份藝術家交談。
陶瓷三兄弟:一個惹一個
來自台中的趙氏兄弟,二弟先受大哥影響,愛上做陶瓷,三弟再受二哥的薰陶,從此三兄弟日日以弄陶為樂!做了11年陶瓷的二哥趙勝湧,正在埋頭做世界最細的茶壺,喜歡挑戰極限的他,感謝自己可以活在台灣這個樂土,可無憂地做喜歡的工作!
木雕好男人:苦盡甘來的滿足
官當雅自17歲開始北上三義學三義木雕,起初生活很苦,日雕夜雕,卻一直學不好!到現在總算出名了,那當然很有滿足感,「只可惜現在的年輕人都怕辛苦,不願入行……」官老師說來語帶失落。後繼無人,的確令人有點欷歔!
玻璃大師:藝術其實很平易近人
燒了33年玻璃的王老師,很慶幸家人對自己的支持,可以讓他不用顧慮太多,放肆地做不同的玻璃作品。「現在最想令玻璃藝術變得更生活化,畢竟做藝術的都期望更多人喜愛自己的作品,如果人人很易就接觸到,台灣的藝術發展必更璀璨!」
華山文化園區
地址:八德路1段1號
電話:(886)2-23926180
台灣2005生活工藝運動大展
日期:即日至1月22日
www.ntcri.gov.tw
由敦化南路的裝置藝術開始……
現在的台北人講求生活藝術化,台北市內亦要以裝置藝術去美化大街小巷。若果沿着漫長的敦化南路,細心看看,我們不難找到令人會心微笑的一些街頭藝術品。就在敦化誠品對面馬路的樹蔭下,竟有個大大的、高過兩米的紅色巨型鳥籠,裏面飼養不只是巨鳥,還有一棵青翠綠樹,在兩大個鳥籠之間,還有一排6張的巨椅,彷彿告訴着在大街上衝鋒陷陣的城市人,你是時候坐下來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兩隻斑馬的相遇
一直走,一直走,正當想過斑馬線之際,路人竟在偷偷地笑,這天穿上了黑白橫間毛衣的我,疑惑地一看,怎麼了?原來除了地面的斑馬線外,哈哈!地上竟佇立了斑馬的頭與尾做的紅綠燈,這隻斑馬的作用是提醒人們注意安全,只要依着「時間的斑馬線」路走,人人都能安全地過馬路!不過,此時對我來說,過馬路不算重要,因為兩隻斑馬走在一起的畫面真的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