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港股而言,2006年暫時仍是一個理想的年份,因為恒生指數在2006年頭7個交易日全部報升收市,累積升幅達800點,而且成交更連續多日超過300億元,可見資金流入港股的情況持續。事實上,現在有不少分析均認為,資金突然湧入港股,很主要原因是恒指去年的表現遠較區內股市落後,因此吸引外資流入追捧。如果這個分析正確,那麼恒指的走勢很有機會像去年11月及12月份日股及韓股般,一鼓作氣地挑戰高位。
以日經平均指數的表現作為參考,該指數由去年10月中時的13000點升至年底時的16000點,累積升幅超過3000點,在升市初段時期,顯著的調整更幾乎沒有出現過,只是在11月初至11月中時,才曾在14000點水平進行整固。由此可見,恒指連升7日,同時沒有出現顯著的調整,情況其實仍可接受。
入市要保持警覺性
不過,當日經平均指數突破15000點的關口後,日股的波幅亦顯著增加──日經平均指數在12月8日顯著調整約300點,之後4日再累積下跌約300點,及後在2005年最後1個交易日,日股全日波幅達300點,並以全日最低位收市,而到了前日,日股再度大跌超過300點。由此可見,如果以日股過去3個月的表現作為參考,縱使港股短期大幅調整的機會不大,但相信到了農曆新年假期後,大市波幅很有機會大幅增加。
投資者不要忘記的是,日本經濟正持續復甦,在這項基本因素支持下,日經平均指數在過去3個月累積上升超過3000點並不稀奇,但在市場擔憂香港今年經濟增長可能會出現放緩的情況下,恒指能否在第一季累積如日股般的升幅,實在值得投資者深思。
所以,雖然以資金流向或恒指的走勢分析,短期坐「順風車」的風險不大,投資者仍可好好地享受今次大市上升所帶來的利潤,但各位亦應該留意,當大市今次的升浪持續一段日子後,恒指可能要面對一個十分顯著的調整跌浪。正所謂「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近日大市的升勢,便與97年及2000年的情況相接近。如果投資者不想失去今次升浪所帶來的利潤,便應好好保持警覺性,尤其是市場並非沒有任何潛在的利淡因素,一旦投資者重新聚焦於這些因素,不排除大市的跌勢將會十分急速。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