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消息透露,由金管局牽頭籌組、並於本月底舉行成立儀式的財資市場委員會(TMA),正籌備設立港滙現貨官方定價(HKdollarspotfixing),模式將類似目前在每日早上11時公布的港元同業拆息定價(HIBORfixing),屆時約20間市場莊家將提供報價,扣除最高最低報價後的平均數將構成港滙現貨定價水平,新機制預料最快2、3個月內推出。
加速衍生工具發展
這是本港首次正式設立官方港滙定價,財資市場人士相信,此舉有助加速本地的外滙衍生工具市場發展及強化市場規律。現時亞洲區內其他貨幣,普遍設有官方現滙定價。
人行今年起,在人民幣銀行間即期滙市,引入以13間市場莊家提供的加權平均報價,作為當日人民幣開盤價的新市場莊家制度,不過消息強調,設立港滙現貨定價,與人民幣新開盤制度完全無關,港滙定價的構思,在過去兩三年已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查及諮詢,目前正進行文件標準化的最後籌備階段。
有別於人民幣加權平均報價,消息指港滙定價並非市場開盤價的指導,估計運作方式會一如港元拆息定價,日後在上午約11時公布,可作為不牽涉現金的外滙衍生工具淨額結算參考價。
港元人民幣暫難掛鈎
無疑本地港滙市場一向有足夠流通度,但正式設立官方現滙定價,可以促進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規律。
TMA發言人回應說,由於不少投資銀行推出的外滙掛鈎產品,所涵蓋的一籃子亞洲貨幣,都已設立官方現滙定價,惟獨港元欠奉,故數月前在業界建議下,TMA透過旗下的守則及標準工作小組研究,待技術細則完成後會正式推出。港滙昨徘徊7.7515-7.7520水平。
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並曾參與設計聯滙制度的祈連活昨日表示,港元現時與人民幣掛鈎並不可行,因為人民幣仍未是國際流通的貨幣,但港元若與一籃子貨幣掛鈎,技術上是可行的,不過,實行上可能會有困難,因為現時香港大部份貿易均是以美元作結算。